灰飞嶰谷,佩解江干,庾岭寒轻梅瘦。
水面吞蟾,山光暗斗。物色盈枝依旧。凭暖危阑久。
有清香旖旎,却沾襟袖。
赋情□、窥人艳冷,更是殷勤,忍重回首。
谁知道,春归院落,缤纷雪飞鸳甃。
须谢化机爱惜,碎璧铺酥,肯把飞英僝僽。
念念瑶珂,乘飙烟浦,送别犹携纤手。馥郁盈芳酒。
临妆罢、一点眉峰伤皱。
又只恐、□收梦断,管凄风怨,晓催银漏。残金兽。
参横月堕归时候。
灰飞嶰谷,佩解江干,庾岭寒轻梅瘦。
水面吞蟾,山光暗斗。物色盈枝依旧。凭暖危阑久。
有清香旖旎,却沾襟袖。
赋情□、窥人艳冷,更是殷勤,忍重回首。
谁知道,春归院落,缤纷雪飞鸳甃。
须谢化机爱惜,碎璧铺酥,肯把飞英僝僽。
念念瑶珂,乘飙烟浦,送别犹携纤手。馥郁盈芳酒。
临妆罢、一点眉峰伤皱。
又只恐、□收梦断,管凄风怨,晓催银漏。残金兽。
参横月堕归时候。
此诗描绘了一场春日的宴会或是离别的情景,语言优美,意境浓郁。开篇即以“灰飞嶰谷”、“庾岭寒轻梅瘦”勾勒出一幅春山早梅的画面,其中“庾岭寒轻梅瘦”更是对梅花独特气质的细腻描绘,透露出诗人对这场景的深情。接着,“水面吞蟾,山光暗斗”则将自然景物与时间的流转巧妙结合,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静谧与神秘。
“物色盈枝依旧”表明尽管季节更迭,但大自然的美好如故,而“凭暖危阑久”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份温馨时光的珍惜和留恋。随后,“有清香旖旎,卻沾襟袖”中的“清香”可能指的是梅花的香气,这里的描写不仅是视觉上的,也触动了嗅觉,让人仿佛能嗅到那清新之气。
紧接着,“赋情□、窥人艳冷, 更是殷勤,忍重回首”中,“□”处可能是指某种情感的寄托或是一种特定的物品,而“窥人艳冷”则表现了诗人对他人的观察和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的“殷勤”二字,更显露出诗人对这份离别之情的不舍。
中段,“谁知道,春归院落,缤纷雪飞鸳甃”一句,则是对春天来临后景色的描绘,而“须谢化机爱惜,碎璧铺酥,肯把飞英僝僽”中的“化机”可能指的是织造丝绸的机器,“碎璧铺酥”则是一种细腻的物质形象,这里的描写既是对手工艺品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这些东西的珍视。
“念念瑶珂,乘飙烟浦,送别犹携纤手”中的“瑶珂”可能是一种精致的玉器,“乘飙烟浦”则是描绘了一种轻盈而又神秘的景象,而“送别犹携纤手”则表现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不舍和对对方的手温暖记忆。
尾段,“馥郁盈芳酒。临妆罢、一点眉峰伤皱”中的“馥郁盈芳酒”是对美好事物的总结,而“临妆罢、一点眉峰伤皱”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悲伤,这里的“眉峰”可能指的是那人的眉宇间流露的情感。
最后,“又只恐、□收梦断,管凄风怨,晓催银漏。残金兽。参横月堕归时候”中的“□”处同样可能是某种情感的寄托或是一种特定的物品,而“管凄风怨,晓催银漏”则表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悲凉和无奈。诗篇以“残金兽。参横月堕归时候”结束,给人一种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感慨。
总体而言,此诗语言华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离别之痛的深刻感悟。
上人远自西天竺,头陁行遍国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唯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乍来松径风更寒,遥映霜天月成魄。
后夜空山禅诵时,寥寥挂在枯树枝。
真法常传心不住,东西南北随缘路。
佛川此去何时回,应真莫便游天台。
且莫奏短歌,听余苦辛词。
如今刀笔士,不及屠沽儿。
少年无事学诗赋,岂意文章复相误。
东西南北少知音,终年竟岁悲行路。
仰面诉天天不闻,低头告地地不言。
天地生我尚如此,陌上他人何足论。
谁谓西江深,涉之固无忧。
谁谓南山高,可以登之游。
险巇唯有世间路,一晌令人堪白头。
贵人立意不可测,等闲桃李成荆棘。
风尘之士深可亲,心如鸡犬能依人。
悲来却忆汉天子,不弃相如家旧贫。
劝君且饮酒,酒能散羁愁。
谁家有酒判一醉,万事从他江水流。
盛宴倾黄菊,殊私降紫泥。
月营开射圃,霜旆拂晴霓。
出将三朝贵,弯弓五善齐。
腕回金镞满,的破绿弦低。
勇气干牛斗,欢声震鼓鼙。
忠臣思报国,更欲取关西。
曾作关中客,频经伏毒岩。
晴烟沙苑树,晚日渭川帆。
昔是青春貌,今悲白雪髯。
郡楼空一望,含意卷高帘。
忽惊金印驾枝轓,遂别鸣珂听晓猿。
碧落仙来虽暂谪,赤泉侯在是深恩。
玉环庆远瞻台坐,铜柱勋高压海门。
一咏琼瑶百忧散,何劳更树北堂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