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寿陈景让都事四十韵》是一首祝寿诗,通过对陈景让的品德、学问、功绩以及未来的期望进行赞美和祝福,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句“种德由来远”,开篇即点明陈景让德行深远,为后文铺垫。接着“流芳信有苗”则进一步强调其德行将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接下来的几句“名门多令器,夫子最高标”是对陈景让家族背景及个人成就的高度评价,暗示其在家族中是杰出的人物,同时在学术或道德上达到了很高的标准。
“地迥瞻崧岳,天清见斗杓”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陈景让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形象生动。之后的“声名从结发,问学自垂髫”则强调其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智和名声。
“江汉栖迟久,林亭兴致饶”描绘了陈景让在江汉地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在自然环境中的闲适与乐趣。“紫兰敷月露,苍竹倚风飙”通过植物的生长环境来象征陈景让的品格与气质,紫兰与苍竹分别代表了高洁与坚韧。
“画艇移书放,秋灯把剑挑”描述了陈景让读书与思考的场景,表现了他的勤奋与专注。“微名宁屑屑,高志独嚣嚣”则表达了陈景让虽不追求世俗的名誉,但内心充满高远的理想与抱负。
“五气乘昌运,群英集圣朝”预示着陈景让将在国家繁荣之时发挥重要作用。“武功收赫怒,文治付宣昭”表明他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贡献,也擅长文治,能够辅助国家治理。
“历数初歌禹,聪明已赞尧”以古代帝王禹和尧的赞颂,表达对陈景让才能的极高评价。“求贤多晏食,梦帝起中宵”体现了陈景让深受君王赏识,日夜操劳。
“石室仍高隐,中台歘见招”描述了陈景让既能在隐居中保持高洁,也能得到朝廷的重用。“赐书悬日月,乘传出云霄”形容其受到的荣誉与恩宠之高。
“议论纡三顾,荣光动百僚”说明陈景让的言论和建议备受重视,其荣耀影响着众多官员。“入宫催护玺,趋府听鸣镳”描绘了陈景让在宫廷和官府中的重要角色。
“郊社陈周礼,神人协舜韶”体现了陈景让在礼仪和祭祀方面的贡献。“出关春衣绣,分陕夜乘轺”描述了陈景让在边疆的活动,以及夜晚出行的场景。
“獬触心弥壮,豺吞胆共销”通过动物的象征,表达了陈景让面对困难时的决心与勇气。“封章犹恳切,归思遽飘飖”则展示了陈景让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家乡的思念。
“衮职江湖隔,锋车道路遥”暗示陈景让虽然身在远方,但心系国家。“凝旒思穆穆,行李发萧萧”描绘了陈景让在旅途中的形象,以及其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典祀尊原庙,承釐洽大寥”表达了陈景让在宗教事务上的贡献。“步依文石进,香近黼裳飘”描绘了陈景让在仪式中的庄严与优雅。
“白日明骢马,清霜急早雕”通过自然景象,象征陈景让的光辉与时间的流逝。“帝裾遮道引,谏草避人烧”描绘了陈景让受到皇帝的重视与保护。
“佐省持三尺,绳民究八条”表明陈景让在司法领域的职责与成就。“兵曹多暇豫,郎位益崇超”描述了陈景让在军事和官场的地位。
“所向才华冠,何曾意气骄”赞扬了陈景让的才华与谦逊。“台评推妙画,士望慰深翘”表达了陈景让在艺术和士人心中的地位。
“引拔连茅茹,芬芳杂桂椒”通过植物的比喻,象征陈景让的影响力与贡献。“银章看且佩,金鼎竟须调”描绘了陈景让获得的荣誉与成就。
“小草方惭出,浮萍久恨漂”表达了陈景让对自己成就的谦虚与对过往生活的怀念。“文章殊豹隐,篆刻近虫雕”通过文学与雕刻的比喻,展现陈景让的多才多艺。
“徐稚矜悬榻,苏秦惜弊貂”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赞扬陈景让的品德与智慧。“敢期充砥砺,犹幸致刍荛”表达了陈景让对自己的期待与对他人意见的珍视。
“黄鹄追高举,青松托后凋”以鸟类与树木的象征,表达了陈景让的志向与品格。“火行占孟月,星聚识生朝”预示着陈景让将在特定的时间迎来重要的机遇。
“寿酒开云液,仙音出凤箫”描绘了庆祝陈景让生日的场景,充满了欢乐与祥和。“祇应成远业,未可慕松乔”表达了对陈景让未来事业的期待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陈景让的多方面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能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