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惠山翠麓亭》
《题惠山翠麓亭》全文
宋 / 苏台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山势丛丛向北盘,高僧平日为开轩。

莫嫌长有车马到,真爱都无鸟雀喧。

剩长松篁留日脚,少移桃杏破云根。

十年往返未曾厌,煮茗尝泉到酒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ìshāncuìtíng
sòng / tái

shānshìxiàngběipángāosēngpíngwèikāixuān

xiánchángyǒuchēdàozhēnàidōuniǎoquèxuān

shèngchángsōnghuángliújiǎoshǎotáoxìngyúngēn

shíniánwǎngfǎnwèicéngyànzhǔmíngchángquándàojiǔzūn

注释
山势:山的走势。
丛丛:密集的样子。
北盘:向北蜿蜒。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开轩:打开窗户。
莫嫌:不要嫌弃。
长有:经常有。
车马到:车辆和马匹往来。
真爱:真正的喜爱。
都无:完全没有。
鸟雀喧:鸟雀的嘈杂声。
剩长松篁:剩余的长松和翠竹。
留日脚:留住阳光的余晖。
少移:稀疏移动。
桃杏破云根:桃花杏花穿透云层的根部。
十年往返:十年间来来回回。
未曾厌:从未感到厌倦。
煮茗:煮茶。
尝泉:品尝泉水。
酒樽:饮酒的杯子。
翻译
山峦层层叠叠向北延伸,高僧平日里常打开窗扉。
不要嫌这里车马来往频繁,真心喜爱的是宁静无声。
大片松竹留下夕阳余晖,稀疏桃花杏花不遮云根。
十年间来来往往从不厌倦,煮茶品泉直至对酌美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中景象,开篇"山势丛丛向北盘",设定了一个层叠起伏、向北延伸的山脉画面。接着"高僧平日为开轩",透露出这里曾经是高僧修行之地,他们平时为寻求内心宁静而开辟出一条通道。这两句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氛围。

接下来的"莫嫌长有车马到,真爱都无鸟雀喧",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处地方的喜爱之情。尽管来往的人不多,甚至连鸟雀的鸣叫声也很少,但这并不影响诗人对这里的钟爱。这里没有喧哗,只有真正的宁静与美好。

"剩长松篁留日脚,少移桃杏破云根"一句,通过松树和果树的意象,传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生长的主题。诗人似乎在赞美这片土地,即使是残留的松树和微移动的果树,也能在这里找到它们存在的价值。

最后两句"十年往返未曾厌,煮茗尝泉到酒樽",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十年的来回往返,从未感到厌倦。每次都像品味新鲜泡制的茗茶一样,享受着这里的泉水和美酒,体验着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惠山翠麓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精神寄托的深切情感。

作者介绍

苏台父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寒食湖上

花瘦水肥三月天,画桡双动木兰船。

人家尽换新榆火,唯有垂杨带旧烟。

(0)

高宗皇帝挽词五首·其四

汉日朝前殿,神尧宴大安。

徒誇一时盛,谁似两宫欢。

谩采瀛洲药,犹除荆鼎丹。

伤心浙江畔,缟仗自回銮。

(0)

寿陈府博

三屿萦纡秀且奇,苕华琢采妙工倕。

高罗绛帐声盈耳,戏著斑衣笑解颐。

鱼藻留连依水密,凤筒准拟向阳吹。

的知梅信传东阁,先访南宫第一枝。

(0)

石仙观

千丈飞崖倚半空,火云时节此清风。

身闲一日俱仙思,何用藏形古木中。

(0)

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颂橘

潇湘秋气高,群木秃如指。

粲粲朱实繁,傲霜如有喜。

愿言事封殖,勿使间棘枳。

(0)

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浮花

古来诧范蠡,功名付沧洲。

可惜所见小,只挟婵娟游。

如公真爱世,请具济川舟。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