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五老图遥寿张禺山八十》
《题五老图遥寿张禺山八十》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遐算谁论魏罗结,著书君似范长生。

九齿天锡言非梦,五老星飞兆久成。

玄韵松风时静听,仙?花露日频倾。

永昌不数睢阳杜,一鹤南飞寄此情。

(0)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题五老图遥寿张禺山八十》描绘了一幅神仙意境的画面。首句“遐算谁论魏罗结”,暗示了对长寿和命运的深沉思考,可能暗指张禺山的高龄如同魏、罗两位长寿之人一般难以揣测。次句“著书君似范长生”则赞美张禺山的学问如范长生(道教传说中的仙人)般超凡脱俗。

第三句“九齿天锡言非梦”,九齿象征长寿,言非梦则强调这些并非虚幻,而是真实的祝福。第四句“五老星飞兆久成”,五老星象征吉祥,预示着张禺山的长寿之兆已经长久地显现。

第五、六句“玄韵松风时静听,仙?花露日频倾”,通过描绘松风与仙露,营造出一种清幽的仙界氛围,表达了对张禺山宁静淡泊生活的赞赏。最后两句“永昌不数睢阳杜,一鹤南飞寄此情”,将张禺山的长寿与睢阳杜(可能是指杜甫,因其作品多写民生疾苦)相提并论,表达对他的敬仰,并以“一鹤南飞”寄托对他的深深祝愿,寓意其精神如鹤一般自由飞翔,长寿而富有诗意。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对张禺山的敬仰和对长寿的向往,以及对仙道文化的赞美。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十月旦读子美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尝作十诗因次其韵·其二

问学要根柢,文章忌雷同。

字求反切当,义用训诂通。

纵之逼论剑,收之入檀弓。

平生苦我心,不如作一农。

林间潇洒侯,川上赤鲩公。

姑从贤者乐,勿笑鄙夫空。

秋宵引佳月,暑昼追凉风。

如此了一生,我其塞上翁。

(0)

七月十四夜月分韵得明字

澹澹烟覆渚,呜呜角收声。

白毫万丈光,下注千山倾。

良夜三五时,玉楼十二城。

皇天老眼开,碧湛双瞳睛。

窥我读书窗,徘徊到天明。

风从树头来,挟我入太清。

飞萤转蒿丛,熠耀徒营营。

露气下庭宇,秀爽凌冠缨。

以兹无尽景,对此不平鸣。

不如使云遮,寂历忘吾情。

(0)

题日涉园诗

一叶黄时秋气清,三山转处大江横。

禽鱼自有亲人意,草木皆能识履声。

晴望高崖寻李愿,酒行半道致渊明。

将诗与结江山好,他日来游分不生。

(0)

顷入南华僧仲有诗为次其韵仲欲见予诗集·其一

促驾难求马一寻,行缠快走任山深。

上方首入文公褐,小语能披逸少襟。

三尺盆池清照影,五更窗月默传心。

更烦细看门前水,昔日西流何似今。

(0)

次韵俞路分见寄·其二

龙尾道南初见子,烱如玉笋出瑶林。

别来东海记三浅,歌罢武溪同一深。

后五日看真得力,前三语且更留心。

平生著手枯桐上,会有人能识此音。

(0)

惠崇芦雁

我是江湖一漫郎,鸿飞鹭宿见行藏。

西风吹尽芦花雪,水驿云程未易量。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