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岩细雨岚光散,空洞微风草木幽。
沧海浪痕生紫藓,青山蜃气结朱楼。
千年陵谷何多改,此日登临且共酬。
黄鹤不知芳树晚,双双犹傍旧矶头。
层岩细雨岚光散,空洞微风草木幽。
沧海浪痕生紫藓,青山蜃气结朱楼。
千年陵谷何多改,此日登临且共酬。
黄鹤不知芳树晚,双双犹傍旧矶头。
这首诗描绘了三海岩的壮丽景色与历史变迁,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哲理。
首联“层岩细雨岚光散,空洞微风草木幽”,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岩在细雨中散发出的朦胧之美,以及微风吹过草木间带来的宁静与幽深。这里运用了“层岩”、“细雨”、“岚光”、“空洞”、“微风”、“草木幽”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颔联“沧海浪痕生紫藓,青山蜃气结朱楼”,则将视角转向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沧海浪痕”与“紫藓”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同时,“青山蜃气”与“朱楼”的结合,既描绘了自然与人工建筑和谐共存的画面,也暗示了虚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
颈联“千年陵谷何多改,此日登临且共酬”,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人站在三海岩上,遥想千年的沧桑巨变,感叹世事无常,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下相聚的珍惜与庆祝。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生命深刻的理解,以及对眼前美好时光的珍视。
尾联“黄鹤不知芳树晚,双双犹傍旧矶头”,以黄鹤与芳树为喻,寄托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黄鹤不知芳树已晚,仍在旧矶头徘徊,象征着对过去的留恋与不舍。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时间、生命等深层次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
清跸度河阳,凝笳上太行。
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涧泉含宿冻,山木带馀霜。
野老茅为屋,樵人薜作裳。
宣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
凉德惭先哲,徽猷慕昔皇。
不因今展义,何以冒垂堂。
四十九变化,一十三死生。
翕忽玄黄里,驱驰风雨情。
是非纷妄作,宠辱坐相惊。
至人独幽鉴,窈窕随昏明。
咫尺山河道,轩窗日月庭。
别离焉足问,悲乐固能并。
我辈何为尔,栖皇犹未平。
金台可攀陟,宝界绝将迎。
户牖观天地,阶基上杳冥。
自超三界乐,安知万里征。
中国要荒内,人寰宇宙荣。
弦望如朝夕,宁嗟蜀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