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条花蕊一年稀,春色难教物物违。
梦去泪痕留翠袖,醒来香气满罗衣。
轻盈不似临妆影,飘泊惟堪逐雨飞。
莫是捣将灵药去,嫦娥应伴月中归。
辞条花蕊一年稀,春色难教物物违。
梦去泪痕留翠袖,醒来香气满罗衣。
轻盈不似临妆影,飘泊惟堪逐雨飞。
莫是捣将灵药去,嫦娥应伴月中归。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花朵凋零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辞条花蕊一年稀”这一句,点明了春天的花期短暂,花朵逐渐凋零的自然规律。接着,“春色难教物物违”一句,表达了春色难以抗拒万物凋零的命运,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无常和脆弱。
“梦去泪痕留翠袖,醒来香气满罗衣”这两句,运用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通过“梦去”与“醒来”的转换,展现了主人公在梦中与现实中的情感波动。梦中或许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醒来后则只剩下回忆中的香气,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
“轻盈不似临妆影,飘泊惟堪逐雨飞”进一步描绘了花朵随风飘散的情景,与之前的“辞条花蕊”相呼应,强调了花朵的轻盈与易逝。同时,也暗示了生命如同飘落的花瓣,虽然美丽却难以持久。
最后,“莫是捣将灵药去,嫦娥应伴月中归”一句,借用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表达了对永恒与不朽的向往。似乎在暗示,只有像嫦娥那样,才能摆脱生死的束缚,达到永恒的存在状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永恒追求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