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菁墩》
《青菁墩》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积翳重难埽,见树不见山。

鸣鸟偶然闻,白云有时还。

树根百道泉,出壑流潺潺。

似乎仙之人,招我苍翠间。

安得结一庐,终年取琴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景色与内心的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积翳重难埽,见树不见山”,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积翳”(浓密的云雾)的遮蔽,使得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难以辨识,而近处的树木却清晰可见。这种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探索。

接着,“鸣鸟偶然闻,白云有时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空灵。偶尔传来几声鸟鸣,为这寂静的世界增添了几分生机;而白云的时隐时现,则仿佛是自然界中不可捉摸的精灵,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树根百道泉,出壑流潺潺”,描绘了一条从山涧深处涌出的泉水,沿着曲折的路径流淌,发出悦耳的潺潺声。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纯净与自由的向往。

最后,“似乎仙之人,招我苍翠间”,诗人仿佛在与某种超凡脱俗的存在对话,被其吸引至一片苍翠欲滴的森林之中。这里,诗人不仅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也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安得结一庐,终年取琴弹”,表达了诗人渴望在此地定居,过上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弹奏琴曲,享受自然之美的心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汉宫春·其三船上美人

水滑春融,见笙歌过处,一点娇红。

惊传木兰身上,擎出芙蓉。

嫣然半面,甚波光、摇荡帘栊。

惟属取,知情晚炤,穿窗常近芳容。

自喜凌波未动,趁牙樯宛转,已渡桥东。

应怜冶游醉客,踏破芳茸。

彩云渐远,望归帆、怨极西风。

都道是、甄妃出浴,不知此赋谁工。

(0)

恋绣衾.隐居

芳杜洲前薜荔村。偏人闲、寻一段春。

又傍疏篱种柳,要门前、添一块云。

鹤飞不去猿啼住,怕山灵、移一道文。

白眼科头箕踞,向林间、留一个人。

(0)

浣溪沙·其四春闺

春到花间燕子知。旧巢新葺傍人时。

傍人人自不禁持。

欲把青棠蠲旧忿,又拈红豆说相思。

喃喃只是怨归迟。

(0)

踏莎行.香颊啼痕

朔雪砭肌,东风浃髓。不由中酒人憔悴。

丁香暗结雨中愁,相思滴尽枝头泪。

恨积巫山,情随湘水。斑斑点得残妆碎。

待将濡墨染霜毫,缄情漫写鸳鸯字。

(0)

唐刺史

冒天海国皆王土,万里明珠贡天府。

一从官守失仁人,牛马驱除化豺虎。

蛮衣有习黄巾帽,蛮旗无字题王号。

九重天子矜蛮情,黄敕加官非赏盗。

君不见溪蛮改过归大唐,世授刺史以为常。

乌乎坐令白雉修职贡,可是于今无越裳。

(0)

览古四十二首·其七

齐相善求治,议论人人殊。

盖翁本黄老,一语盖有馀。

诸儒不足听,醉吏自足呼。

醉吏狱不扰,诸儒多诉狙。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