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花间燕子知。旧巢新葺傍人时。
傍人人自不禁持。
欲把青棠蠲旧忿,又拈红豆说相思。
喃喃只是怨归迟。
春到花间燕子知。旧巢新葺傍人时。
傍人人自不禁持。
欲把青棠蠲旧忿,又拈红豆说相思。
喃喃只是怨归迟。
这首明代末期清朝初年的词《浣溪沙·其四 春闺》是徐石麒所作,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燕子归来筑巢的情景以及闺中女子的情感世界。首句“春到花间燕子知”,以燕子的敏感察觉春天的到来,暗示了季节更替和生机盎然。接下来,“旧巢新葺傍人时”描绘了燕子在旧巢上修补,似乎也在暗示女子对旧日情感的怀旧与期待。
“傍人人自不禁持”一句,通过“傍人”可能指女子自己,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流露出对某人的思念之情。“欲把青棠蠲旧忿”表达了女子试图用青色的海棠来排解心中的旧恨,但显然这并未奏效。“又拈红豆说相思”进一步揭示了她的内心世界,红豆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相思,她拿起红豆,更加深了对远方之人的相思之情。
最后一句“喃喃只是怨归迟”,通过燕子的呢喃声,寓言了女子对心上人迟迟不归的埋怨,表达了深深的期盼与无奈。整首词以自然景象寄托闺中女子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闺少妇的内心世界。
城南饮骑散,君赴蓬山庐。
禁门肃清夜,飞阁何渠渠。
深沉漏下始,萧飒雨气馀。
俯仰河汉明,高情邈冲虚。
独怀同舍郎,被命分左鱼。
得州东南胜,绕郭生芙蕖。
苦嗟已留滞,三岁纷尘裾。
人生固不一,理亦相乘除。
或彼有所近,或此亦以疏。
冯唐匿郎署,白首常晏如。
方朔虽金门,避世等樵渔。
古来守道者,期不忘厥初。
但愿饮酒间,时读古人书。
天星何寥寥,野旷风露清。
田父出门望,山鸦绕舍鸣。
蚕桑从此起,农里各有营。
顾惭不耕者,日宴掩茅衡。
京都寡临观,兹地高且明。
仲冬一来望,旷然写予情。
千载豪杰尽,夷门荆棘生。
时平盛民物,华屋连飞甍。
长烟冒百里,下视色正青。
慨彼尘土间,扰扰何多营。
往车无徐驱,来马无停征。
顾惭托閒官,幸得游衍并。
念我同里人,三四不在行。
孔公老龙山,孙子令江城。
崔閒盎有粟,辛困冠无缨。
一回西南首,惨淡意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