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轩竹》
《南轩竹》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ánxuānzhú
sòng / cénggǒng

zhújuānjuānshùshíjīnghàntiānxiāoyǒugāoqíng

fēngchuīsòngfánxīnxǐngháigòngyuǎnyǎnqīng

xīnsǔnqiǎo穿chuāntáishísuìyīnwēifěnqiángshēng

yìngwànbīngshuānghòuláikànlánggānzhuǎnmíng

注释
娟娟:形容竹子细长柔美。
旱天:指天气干燥的时候。
烦心醒:心情舒畅,烦恼消除。
琅玕:古代对美玉的称呼,这里形容竹子颜色的明亮。
翻译
茂密修长的竹子数十株,即使在干旱的日子里也显得潇洒,充满高雅的情致。
风轻轻吹过,仿佛能带走心中的烦恼,雨洗净后,竹影更显清新,让远方的目光也能清晰看见。
新生的竹笋巧妙地穿过青苔覆盖的石头,斑驳的光影微微打破粉墙的宁静。
我想只有在经历了寒冬冰雪之后,万物复苏时,竹子的颜色才会更加鲜明,如同琅玕般明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南轩竹》,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竹林的生动画面。"密竹娟娟数十茎",形象地展现了竹子的繁茂与秀美,"旱天萧洒有高情"则赋予了竹子在干旱天气中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接下来的两句,"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通过风和雨的描绘,表现了竹子能净化人心、开阔视野的特点。

"新笋巧穿苔石去",写出了竹笋破土而出的生机盎然,"碎阴微破粉墙生"则描绘了竹影斑驳,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几分生动。最后,诗人借景抒怀,"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表达了只有经历过严冬的考验,竹子的颜色才会更加鲜明,寓意着坚韧的生命力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竹为载体,寓言人生哲理,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坚韧品格的赞美。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民病春疫作诗悯之

乖气肆行伤好春,十家九空寒螀呻。

阴阳何者强作孽,天地岂其真不仁。

去腊奇寒衾似铁,连年薄热甑生尘。

疲氓惫矣可更病,我作此诗当感神。

(0)

八月十四夜月

光华岂不盛,赏宴尚迟迟。

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

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

来夕如澄霁,清风不负期。

(0)

闻鹊喜/谒金门.吴山观涛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0)

己丑二月七日雨中读汉元帝纪效乐天体

昭君颜如花,万里度鸡漉。

古今罪画手,妍丑乱群目。

谁知汉天子,袨服自列屋。

有如公主亲,尚许穹庐辱。

况乃嫔嫱微,未得当獯鬻。

奈何弄文士,太息争度曲。

生传琵琶声,死对青冢哭。

向令老后宫,安得载简牍。

一时抱微恨,千古留剩馥。

因嗟当时事,贤佞手反覆。

守道萧傅死,效忠京房戮。

史臣一张纸,此外谁复录。

有琴何人操,有冢何人肃。

重色不重德,聊以砭世俗。

(0)

水龙吟·其一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0)

琴枕

清眸作金徽,素齿为玉轸。

响泉竟何用,金带常苦窘。

斓斑渍珠泪,宛转堆云鬒。

君若安七弦,应弹卓氏引。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