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岂不盛,赏宴尚迟迟。
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
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
来夕如澄霁,清风不负期。
光华岂不盛,赏宴尚迟迟。
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
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
来夕如澄霁,清风不负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八月十四夜月》,通过对中秋赏月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月光盛景的赞美和对团圆佳节的期待。首句“光华岂不盛”表达了明亮的月光璀璨夺目,次句“赏宴尚迟迟”则暗示了人们对于团圆聚会的期盼与等待。诗人以“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进一步强调了月亮圆满象征着人与人之间团聚的美好愿望。
“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这两句表达了虽然相隔千里,但人们共享同一轮明月,即使稍有欠缺,也足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和遗憾。最后一句“来夕如澄霁,清风不负期”预示着未来的夜晚如果天气晴朗,清风将如期而至,为赏月提供更好的条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团圆时刻的期待和对自然的诗意寄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节月圆之夜的景象,寓含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