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秩青宫已二年,昌辰初得醉恩筵。
风前露醑千秋重,天上云和九奏传。
东掖早闻回綵仗,内庭应遍赐金钱。
自愧菲才无以颂,重华长愿似尧天。
列秩青宫已二年,昌辰初得醉恩筵。
风前露醑千秋重,天上云和九奏传。
东掖早闻回綵仗,内庭应遍赐金钱。
自愧菲才无以颂,重华长愿似尧天。
此诗描绘了明代千秋节赐宴的盛况,诗人罗洪先以细腻笔触展现了宴会的隆重与欢乐。首句“列秩青宫已二年”,点明时间背景,暗示宴会并非首次举行,而是延续多年的传统活动。接着,“昌辰初得醉恩筵”一句,生动描绘出在新一年开始之际,皇帝赐宴的喜悦氛围,宾客们沉浸在欢庆之中。
“风前露醑千秋重”一句,通过“风前”、“露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庄重的宴会场景,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人们在风中品尝着美酒,庆祝千秋节的到来。“天上云和九奏传”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宏大与庄严,仿佛九重天上传来的音乐,为这场盛宴增添了几分神圣色彩。
“东掖早闻回綵仗,内庭应遍赐金钱”两句,分别从宴会的外部与内部环境进行了描绘。前者提到宫廷外的仪仗队已经准备就绪,后者则表明内廷中也充满了慷慨与恩泽,金钱作为赏赐,体现了君主对臣民的关怀与恩惠。
最后,“自愧菲才无以颂,重华长愿似尧天”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认识,以及对君主如古代圣王般治理国家的美好愿望。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欢乐,更蕴含了对君主德政的颂扬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
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
紫陌绝纤埃,油幢千骑来。
剖辞纷若雨,奔吏殷成雷。
圣泽初忧壅,群心本在台。
海鳞方泼剌,云翼暂徘徊。
芳室芝兰茂,春蹊桃李开。
江湖馀派少,鸿雁远声哀。
命厌蓍龟诱,年惊弟侄催。
磨铅惭砥砺,挥策愧驽骀。
玉管能喧谷,金炉可变灰。
应怜费思者,衔泪亦衔枚。
鬓似衰蓬心似灰,惊悲相集老相催。
故友九泉留语别,逐臣千里寄书来。
尘容带病何堪问,泪眼逢秋不喜开。
幸接野居宜屣步,冀君清夜一申哀。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辍棹上登生生亭。
夫子何之兮,面逐云没兮南行。
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落日千里凝寒精。
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
悲夫!南国风涛,鱼龙畜伏。
予小子戆朴,必不能济夫子欲。
嗟自惭承夫子而不失予兮,传古道甚分明。
予且广孤目遐赍于天壤兮,庶得外尽万物变化之幽情。
然后惭愧而来归兮,大息吾躬于夫子之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