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寒薄暮上重裘,砧杵山城入倚楼。
小阁星河将尽夜,故人淮海未归舟。
临风涕泪残红烛,寸草恩私报白头。
欲去章江烽正急,凭高西望独悠悠。
轻寒薄暮上重裘,砧杵山城入倚楼。
小阁星河将尽夜,故人淮海未归舟。
临风涕泪残红烛,寸草恩私报白头。
欲去章江烽正急,凭高西望独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除夕之夜,面对轻寒薄暮,独自倚楼远眺的情景。首联“轻寒薄暮上重裘,砧杵山城入倚楼”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冬日傍晚的景象,寒气渐浓,山城中传来捣衣声,诗人披着厚重的外衣,站在楼上,感受着这份宁静与孤独。
颔联“小阁星河将尽夜,故人淮海未归舟”转而抒发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即将消逝的夜晚,诗人望着天上的星辰,心中却挂念着漂泊在淮海之畔的故人,未能归家的船只,象征着友情的遥远与不可触及。
颈联“临风涕泪残红烛,寸草恩私报白头”则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深深感激与愧疚。在冷风中,烛光摇曳,诗人不禁落泪,想到自己虽已长大,但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却未能完全回报,内心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亲情的珍视。
尾联“欲去章江烽正急,凭高西望独悠悠”则展现了诗人在复杂情感下的抉择与思考。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诗人似乎有所行动的冲动,但又因外界局势的紧张(“章江烽正急”)而犹豫不决。他站在高处,向西远望,思绪万千,既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到担忧,也是对过去岁月的深情回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亲情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个体内心的挣扎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