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和西林韵·其一》
《自和西林韵·其一》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平生浪迹倦追随,今日投林计已迟。

流水十年怀往事,名山双屐问前期。

白衣客至偏无酒,黄菊花残未有诗。

总为尘因耽岁月,独令慈氏久低眉。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彭孙贻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首联“平生浪迹倦追随,今日投林计已迟”中,“平生浪迹”描绘了诗人一生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倦追随”则流露出对这种生活模式的疲惫感。“今日投林计已迟”,诗人似乎在暗示自己现在才决定归隐,但这个决定来得太晚了,流露出一种遗憾的情绪。

颔联“流水十年怀往事,名山双屐问前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通过“流水”和“名山”这两个意象,将时间的流逝与对往昔的怀念联系起来,而“双屐”则象征着他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追寻。这里,“问前期”可能暗含着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探索。

颈联“白衣客至偏无酒,黄菊花残未有诗”则以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在朋友来访时,诗人却“偏无酒”,这不仅反映了物质上的匮乏,更深层地揭示了精神上的空虚。同时,“黄菊花残”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季节变换的描述,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化,暗示着生命的衰败与时光的流逝。

尾联“总为尘因耽岁月,独令慈氏久低眉”总结了诗人的感慨。他承认自己的生活被世俗所累,耗费了宝贵的光阴,而“慈氏”在这里可能是指佛祖或慈悲之人,诗人通过“久低眉”这一动作,表达了对自己未能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自责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与放弃之间的挣扎与反思。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青粉墙头

青粉墙头碧玉檐,柳条金嫩罩纤纤。

似无人在空飞絮,疑有风来忽卷帘。

清脆铃声兼语细,模糊花气杂香甜。

情深那用多相见,犹恐金堂未免嫌。

(0)

消夏词·其三

随意疏花插戴成,花枝颤颤若风倾。

玉搔头上双蝴蝶,翻教人看作像生。

(0)

蝶恋花·其八

几上玉炉初断火。谁把朱门,未晚和愁锁。

月入重帘人一个。影儿着意周旋我。

恰记凤楼相对坐。到得而今,寂寞如何卧。

风过绿窗寒叶堕。可怜梦也无缘做。

(0)

祝英台近

水东流,花委地。教我也无计。

断水零山、望眼暗流泪。

自从那日轻分,雁鸿便断,怎怪你、多心多意。

暗牵系。纵使说与伊家,争知这憔悴。

暮去朝来,难道不思你。

他时月下重逢,心香一炷,把此意、对天盟誓。

(0)

望江南·其五四时闺怨

深院静,寒漏滴壶铜。

敲断玉砧千里月,落残黄叶满楼风。清景与谁同。

(0)

浣溪沙·其八

一点残灯落翠篝。杏花朝雨冷悠悠。

起来无语叠罗帱。

枕上朦胧曾握臂,镜前娇懒怕梳头。

坐看双燕入红楼。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