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井庵访伍智卿》
《石井庵访伍智卿》全文
元 / 黎伯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金紫山前访隐君,抗尘踪迹畏移文。

松杉响振半天浪,猿鹤幽栖一坞云。

岚翠拥庐苍壁立,源泉出涧细流分。

劫灰不到盘中土,准拟移家避世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对隐居者的访问,地点选在了金紫山前的石井庵。诗人黎伯元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神秘。

首联“金紫山前访隐君,抗尘踪迹畏移文”,开篇即点明了访友的地点和目的。金紫山前,隐居之地,此处的“隐君”并非泛指,而是特指伍智卿,诗人对伍智卿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同时,“抗尘踪迹畏移文”一句,既表达了对伍智卿隐居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世俗尘嚣的厌倦和逃避之意。

颔联“松杉响振半天浪,猿鹤幽栖一坞云”,进一步描绘了石井庵周围的自然景观。松杉之声如同波涛般回荡,猿猴与仙鹤在云雾缭绕的山坞中栖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世的氛围。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得景物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伍智卿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颈联“岚翠拥庐苍壁立,源泉出涧细流分”,继续描绘山中的景色。岚气环绕着小屋,苍翠的山壁矗立,泉水从山涧中潺潺流出,细分成不同的水流。这一联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石井庵及其周围环境的静谧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伍智卿生活于此的闲适与自在。

尾联“劫灰不到盘中土,准拟移家避世氛”,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流露。他表达了自己希望伍智卿能够接纳他,一同远离尘世的喧嚣,过上隐居的生活。这里的“劫灰”象征着世间的纷扰与苦难,而“盘中土”则代表了伍智卿所处的隐居之地。诗人渴望与伍智卿共享这份宁静与自由,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井庵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景物描写生动形象,情感表达深沉而真挚。

作者介绍

黎伯元
朝代:元   字:景初   号:渔唱   籍贯:东莞

黎伯元,字景初,号渔唱。东莞人。元朝末年由岁贡历官连山教谕及德庆、惠阳教授,所至学者尊之,文风以振。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九作黎伯原,附于其子黎光传中。著有《渔唱稿》,已佚。
猜你喜欢

戊辰元宵前一日同大中丞吴交石黔国公沐总戎洎三司往松花灞巡视水利因以省耕次吴交石韵二首·其一

沿溪红紫乱开花,春色撩人逸兴赊。

公借游观分雨露,民依稼穑作生涯。

苍江东岸层层起,绿树连村处处佳。

乘兴不知归路远,瓦瓶斟到日西斜。

(0)

送张西溪都宪之南京督粮

仕路驰名四十年,而今行道更能专。

斯民命脉存储积,总宪风霜慰倒县。

身向留都还重本,学从岭表得真传。

亦知不久归台辅,天子英明正用贤。

(0)

乡友陈廷评以道乞养南归示诗索和走笔二首·其二

贤达从来骨格臞,寒潭秋月莹无私。

久知文癖成消渴,更觉书淫惯卷疲。

诗酒共拼今夜兴,笑谈翻作别时思。

临岐不尽平生话,万里云霄正及时。

(0)

遇庆成宴二首·其一

一声清跸九关开,金殿亲看玉辇来。

花压御筵摇绮席,云呈仙吹送霞杯。

君臣庆合真鱼水,夷夏欢呼动草莱。

燕罢自惭无所报,欲歌天保更徘徊。

(0)

至滇南次答陆进士震韵·其四住春阁即温泉阁

杰阁隐温泉,临流倦欲眠。

清含云外影,春在水中天。

大块浑无迹,洪炉暗有烟。

知君豪杰士,高咏自超然。

(0)

待隐图次杨邃庵大学士韵八首·其五

镇边曾见二毛侵,扫尽尘埃破暝阴。

到得功成身便退,不消猿鹤怨山林。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