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残灯落翠篝。杏花朝雨冷悠悠。
起来无语叠罗帱。
枕上朦胧曾握臂,镜前娇懒怕梳头。
坐看双燕入红楼。
一点残灯落翠篝。杏花朝雨冷悠悠。
起来无语叠罗帱。
枕上朦胧曾握臂,镜前娇懒怕梳头。
坐看双燕入红楼。
这首清代诗人俞士彪的《浣溪沙·其八》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伤的画面。首句“一点残灯落翠篝”,通过“一点”、“残灯”和“落翠篝”的细节,展现出夜深人静时分,灯火微弱且摇曳的场景,翠色的篝火映照出孤独的氛围。次句“杏花朝雨冷悠悠”,进一步渲染了环境,杏花在清晨的雨中显得凄凉,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接下来,“起来无语叠罗帱”描绘主人公在这样的夜晚醒来,心情低落,连言语都变得沉默,只能默默整理床铺。第三句“枕上朦胧曾握臂”,回忆起往昔的温情时刻,那模糊不清的梦境仿佛还在眼前,暗示着深深的思念。最后一句“镜前娇懒怕梳头”,通过“娇懒”和“怕梳头”的动作,刻画出主人公慵懒而又心事重重的形象,她不愿面对镜中的自己,更不愿面对现实的孤寂。
整首词以景抒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主人公的动作、心理活动,展现了春雨之夜的寂寥与情感的波动,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苦和对过去的怀念。
气应三阳,氛澄六幕,翔乌初上云端。
问朝来何事,喜动门阑。
田父占来好岁,星翁说道宜官。
拟更凭高望远,春在烟波,春在晴峦。
歌管雕堂宴喜,任重帘不卷,交护春寒。
况金钗整整,玉树团团。
柏叶轻浮重醑,梅枝巧缀新幡。
共祝年年如愿,寿过松椿,寿过彭聃。
绿荷十里吐秋香,湖水掌平如镜。
日落云收天似洗,况又月明风静。
露逼葭蒲,烟迷菱芡,缩尽寒鸦颈。
两枝画桨,柳阴浓处乘兴。
遥想和靖东坡,当年曾胜赏,一觞一咏。
是则湖山常不老,前辈风流去尽。
我兴还诗,我欢则酒,醉则还草圣。
明朝却去,冷泉天竺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