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花箫鼓绮罗丛,人在熙和境界中。
海宇三登歌化日,湖山一览醉春风。
水摇层栋青红湿,云锁危梯粉黛空。
十里掌平都掩尽,有谁曾纪建楼功。
莺花箫鼓绮罗丛,人在熙和境界中。
海宇三登歌化日,湖山一览醉春风。
水摇层栋青红湿,云锁危梯粉黛空。
十里掌平都掩尽,有谁曾纪建楼功。
这首诗描绘了丰乐楼的繁华景象和春日游人欢愉的场景。"莺花箫鼓绮罗丛"一句,以莺歌花香、音乐悠扬和华丽的服饰,渲染出热闹而富丽的气氛。"人在熙和境界中"则点明人们沉浸在和煦宜人的环境中,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海宇三登歌化日"暗指丰乐楼的高耸,如同日月星辰般照耀四方,人们在此歌唱庆祝,寓意盛世繁华。"湖山一览醉春风"则写出登楼远眺,湖光山色与春风相融,令人心醉神迷。
"水摇层栋青红湿"描绘了楼阁倒映在水面,色彩斑斓,湿润清新。"云锁危梯粉黛空"则通过云雾缭绕的楼梯,烘托出楼阁的险峻,以及女子们轻盈的身影,增添了诗意。
最后两句"十里掌平都掩尽,有谁曾纪建楼功"表达了诗人对丰乐楼来历的追溯,感叹如此宏大的工程背后,却少有人记得那些曾经付出辛劳的建设者。
总的来说,董嗣杲的《丰乐楼》是一首赞美都市繁华、歌颂盛世景象,同时又蕴含历史感慨的佳作。
残叶翻浓,余香栖苦,障风怨动秋声。云影摇寒,波尘锁腻,翠房人去深扃。昼成凄黯,雁飞过、垂杨转青。阑干横暮,酥印痕香,玉腕谁凭。
菱花乍失娉婷。别岸围红,千艳倾城。重洗清杯,同追深夜,豆花寒落愁灯。近欢成梦,断云隔、巫山几层。偷相怜处,熏尽金篝,销瘦云英。
渐新鹅映柳,茂苑锁、东风初掣。
馆娃旧游,罗襦香未灭。玉夜花节。
记向留连处,看街临晚,放小帘低揭。
星河潋艳春云热。笑靥敧梅,仙衣舞缬。
澄澄素娥宫阙。醉西楼十二,铜漏催彻。红消翠歇。
叹霜簪练发。过眼年光,旧情尽别。泥深厌听啼鴂。
恨愁霏润沁,陌头尘袜。青鸾杳、细车音绝。
却因甚、不把欢期,付与少年华月。
残梅瘦、飞趁风雪。向夜永,更说长安梦,灯花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