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梧堕叶起秋声,榻冷高斋动旅情。
心逐白云趋子舍,棹移黄木向仙城。
登堂喜进江鱼美,分手悉听塞雁鸣。
何物如君长对语,银钩壁上自纵横。
庭梧堕叶起秋声,榻冷高斋动旅情。
心逐白云趋子舍,棹移黄木向仙城。
登堂喜进江鱼美,分手悉听塞雁鸣。
何物如君长对语,银钩壁上自纵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冯无文在秋季回乡省亲前,再次访问友人镜园居所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
首联“庭梧堕叶起秋声,榻冷高斋动旅情”,以落叶飘零的秋景和冷清的寝室,勾勒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梧桐树的落叶不仅带来了秋天的声音,也触动了旅人的思绪,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颔联“心逐白云趋子舍,棹移黄木向仙城”,运用比喻手法,将心比作追逐白云,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家的向往和对远方仙境的憧憬。同时,“棹移黄木”则暗示了行舟前行,向未知的旅程迈进,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未来旅途的期待。
颈联“登堂喜进江鱼美,分手悉听塞雁鸣”,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家中共进美味的江鱼宴,欢聚一堂的喜悦之情。而分别之际,听到塞外大雁的鸣叫,又增添了几分离别的感伤。这一联通过美食与自然之声的对比,展现了相聚时的欢乐与离别时的哀愁。
尾联“何物如君长对语,银钩壁上自纵横”,以反问句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即使在分别之后,诗人仍渴望能有如友人般的人长伴左右,共同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而“银钩壁上自纵横”则象征着友人虽不在身边,但其形象或话语却如同银钩一般,永远留在心中,自由自在地纵横驰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离别之痛的深刻感受,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楚天千里无云,露华洗出秋容净。
银蟾台榭,玉壶天地,参差桂影。
鸳瓦寒生,画檐光射,碧梧金井。
听韶华半夜,江梅三弄,风袅袅、良宵永。
携手西园宴罢,下瑶台、醉魂初醒。
吹箫仙子,骖鸾归路,一襟清兴。
鳷鹊楼高,建章门迥,星河耿耿。
看沧江潮上,丹枫叶落,浸关山冷。
官桠千寻大,清溪五尺流。
眼看春事适,心与老农谋。
节物年年好,田园事事幽。
缓归陪皂盖,觅句待苏州。
床上不废看青山,门前便踏南涧路。
绕墙顿失车马喧,岸帻日得沧洲趣。
尝嗟秋蓬转,未有茅屋据。
对此耳目新,始觉精爽聚。
沧溟未可泛舟入,雁荡谁能胝足去。
医闾在夷蛮,罗浮苦烟雾。
子真自爱谷口家,孔丘老亦洙泗住。
吾能放意游八极,此兴久与前贤附。
悄然怪我思虑深,已欲摧倒闻猿树。
眼前了了破青阪,屈椽小栋随时具。
野柔川深春事来,笋鞋瞑戛青云步。
秫田试犊耕早风,茗圃分篮摘宵露。
竹林扫月散絺葛,雪艇搜溪出鲂鱮。
帽尘便可临水濯,里斗何妨闭门拒。
介推母厌俗,久思颠崖住不顾。
梁鸿妻亦高,能快穿衣与藜茹。
成家倘已嫁诸妹,有立不忧吾弟孺。
攘攘天地间,万类殊好恶。
欢合无一非,睽穷有百牾。
吾独安能逐毛发,饮泉食力从所慕。
《南源庄》【宋·曾巩】床上不废看青山,门前便踏南涧路。绕墙顿失车马喧,岸帻日得沧洲趣。尝嗟秋蓬转,未有茅屋据。对此耳目新,始觉精爽聚。沧溟未可泛舟入,雁荡谁能胝足去。医闾在夷蛮,罗浮苦烟雾。子真自爱谷口家,孔丘老亦洙泗住。吾能放意游八极,此兴久与前贤附。悄然怪我思虑深,已欲摧倒闻猿树。眼前了了破青阪,屈椽小栋随时具。野柔川深春事来,笋鞋瞑戛青云步。秫田试犊耕早风,茗圃分篮摘宵露。竹林扫月散絺葛,雪艇搜溪出鲂鱮。帽尘便可临水濯,里斗何妨闭门拒。介推母厌俗,久思颠崖住不顾。梁鸿妻亦高,能快穿衣与藜茹。成家倘已嫁诸妹,有立不忧吾弟孺。攘攘天地间,万类殊好恶。欢合无一非,睽穷有百牾。吾独安能逐毛发,饮泉食力从所慕。
https://shici.929r.com/shici/Ah4W3cTN.html
翠幰霓旌夹露台,夜凉宫扇月中开。
龙衔烛抱金门出,鳌负山趋玉座来。
砀极戏添夷客喜,柏梁篇较从臣材。
共知天意同民乐,愿奏君王万寿杯。
倾心南山云,如渴望梅岭。
朝来有佳思,拄笏不见顶。
丰隆骏奔走,列缺元驰骋。
雨不到人间,风伯乃为梗。
生来食官仓,四海无二顷。
歌诗视天汉,一念极耿耿。
阶前甃清泉,洮颒冰雪冷。
乾喉欲生烟,空下百尺绠。
幽轩竹三四,柯叶殊秀整。
迩来头抢地,但惧不得永。
以斯占稻粱,生意鱼在鼎。
潜虬民司命,膏泽浸兹境。
邑官树嘉政,责报甚形影。
瓶罂走十里,岂惮一再请。
君其洁斋俟,百谷正延颈。
客子无远谋,空肠望遗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