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曾泛镜湖舟,又对银塘水镜幽。
乌鹊一枝经几匝,骊珠千里向予投。
杯倾五夜从沾露,月到中天始判秋。
桂影婆娑低可掇,何人能作广寒游?
客来曾泛镜湖舟,又对银塘水镜幽。
乌鹊一枝经几匝,骊珠千里向予投。
杯倾五夜从沾露,月到中天始判秋。
桂影婆娑低可掇,何人能作广寒游?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佳节,友人来访共赏月色的美好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如水、乌鹊栖枝、骊珠(明珠)投赠、月下饮酒赏桂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首联“客来曾泛镜湖舟,又对银塘水镜幽”以“镜湖舟”和“银塘水镜”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水面如镜的美景,同时也预示着友人的到来如同带来了一道清新的风景线。
颔联“乌鹊一枝经几匝,骊珠千里向予投”运用了乌鹊栖枝和骊珠投赠的典故,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珍贵。乌鹊在枝头徘徊,骊珠跨越千里而来,都寓意着友人对诗人的深情厚谊。
颈联“杯倾五夜从沾露,月到中天始判秋”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月光下畅饮至深夜,露水沾湿衣裳,直到月亮升至中天,才意识到已是秋季。这一联通过时间的推移,表现了夜晚的漫长与友情的浓厚。
尾联“桂影婆娑低可掇,何人能作广寒游?”以桂树的婆娑影子和广寒宫的传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感慨。桂树的影子似乎伸手可及,但广寒宫的游历却遥不可及,隐含了对美好事物难以完全拥有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自然景色和人际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寒角荒屯,晚钟残刹,倦翼呼俦成阵。
散入苍烟,带将斜日,翻翻乍明还隐。
爱古桕分栖好,啼声故相引。
转蓬恨,傍西风、被他惊觉。山径窈、闲曳瘦藤低趁。
漫省少陵诗,绕延秋、空噪饥吻。
晓色唐宫,更谁怜、纨扇愁损。
料南飞零梦,尚怯关河凄紧。
红瘦三吴野。有风须、虬蟠虎卧,紫茸飘下。
窜入名园无姿媚,自许苍松可嫁。
看百尺、深轩如画。
合向山中高眠去,又抽梢、斜罥王孙马。
缭绕意,最难写。狂夫乐赴繁华社。
见定巢、呢喃乳燕,报春归也。
酿酒东邻能好事,净扫粉廊香榭。
投玉楮、招娱良夜。
肯向花前逡巡避,为花神、不爱沉酣者。
剩古干,足销夏。
玉局无尘,又邀宾十洲,分赋甜雪。
吴练天门,曾睹布帆南发。
襆被澄湖上下,信只有、三冬奇绝。
寒威紧、勒住花期,此番疑锻柔骨。槌床放歌未歇。
羡盘空硬句,风调全别。除却相如,余子碌碌常物。
犹怪毫成五彩,不肯赋、鸦头香袜。
他年记、瑞石流光,草堂人倚斜月。
秋风起兮,一鹤南飞,问公起居。
道闭门避俗,惟通燕到,近坊行散,不藉鸠扶。
辑略藏山,补题付社,晨幌宵檠倚槁梧。
拈豪倦,忽珠船创获,偶一轩渠。桑榆孰更华予。
阻千里关河雁渐疏。
叹青毡恋旧,憖存绝少,黄■送老,微尚犹虚。
阑倚烟沈,楼惊日落,比拟新亭更不如。
加餐饭,愿岁寒遥慰,贻我双鱼。
策马江流事已非。四山头白我来迟。
故人天末余才思,补写银潢入小诗。
窗烛烬,岩冰澌。吟床阁笔塞风悲。
也知王气金源歇,一幅丹青欲赠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