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瘦三吴野。有风须、虬蟠虎卧,紫茸飘下。
窜入名园无姿媚,自许苍松可嫁。
看百尺、深轩如画。
合向山中高眠去,又抽梢、斜罥王孙马。
缭绕意,最难写。狂夫乐赴繁华社。
见定巢、呢喃乳燕,报春归也。
酿酒东邻能好事,净扫粉廊香榭。
投玉楮、招娱良夜。
肯向花前逡巡避,为花神、不爱沉酣者。
剩古干,足销夏。
红瘦三吴野。有风须、虬蟠虎卧,紫茸飘下。
窜入名园无姿媚,自许苍松可嫁。
看百尺、深轩如画。
合向山中高眠去,又抽梢、斜罥王孙马。
缭绕意,最难写。狂夫乐赴繁华社。
见定巢、呢喃乳燕,报春归也。
酿酒东邻能好事,净扫粉廊香榭。
投玉楮、招娱良夜。
肯向花前逡巡避,为花神、不爱沉酣者。
剩古干,足销夏。
这首《贺新郎》词,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曹溶所作,以“客招赏藤花以事不赴用前韵”为题,展现了词人对藤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词的开篇“红瘦三吴野”,描绘了藤花在田野间蔓延的景象,红花渐稀,生机勃勃。接着“有风须、虬蟠虎卧,紫茸飘下”,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藤蔓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仿佛是盘旋的龙或卧伏的虎,紫色的绒毛随风飘落,形象地表现了藤花的动态美。
“窜入名园无姿媚,自许苍松可嫁”,表达了藤花虽未在名园中显赫,却自比苍松,显示出其坚韧不屈的品格和独立自主的精神。接下来“看百尺、深轩如画”,进一步描绘了藤花生长的环境,百尺长的藤蔓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合向山中高眠去,又抽梢、斜罥王孙马”,表达了词人希望与藤花一同隐居山林,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藤花的枝条斜垂,似乎在轻触行进中的马匹,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缭绕意,最难写”,点明了藤花缠绕的形态之美,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接下来“狂夫乐赴繁华社”,通过对比,强调了词人更倾向于自然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见定巢、呢喃乳燕,报春归也”,描绘了春天燕子筑巢、雏燕呢喃的情景,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的回归。酿酒东邻能好事,净扫粉廊香榭”,展现了邻里间的和谐与美好,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投玉楮、招娱良夜”,表达了词人愿意参与美好的夜晚活动,与朋友共度佳时。最后“肯向花前逡巡避,为花神、不爱沉酣者”,表达了词人宁愿放弃短暂的享乐,也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尚,不为花神所爱,却追求精神的自由与高洁。
整首词以藤花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