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秋风从茂陵,词臣忝预汉公卿。
瑶池宴罢西王母,翠辇归来北斗城。
石马嘶残人事改,劫灰飞尽海山平。
唯馀太一池边月,伴我骖鸾上玉京。
忆昔秋风从茂陵,词臣忝预汉公卿。
瑶池宴罢西王母,翠辇归来北斗城。
石马嘶残人事改,劫灰飞尽海山平。
唯馀太一池边月,伴我骖鸾上玉京。
这首诗描绘了上清宫的景象与历史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浪漫的仙界想象。诗人以“忆昔”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的时空,仿佛能感受到秋风从茂陵吹过时的历史氛围。诗人自谦地提到自己曾有幸参与汉朝的公卿行列,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荣耀,也暗示了对古代辉煌时代的追忆。
接下来,“瑶池宴罢西王母,翠辇归来北斗城”两句,运用神话元素,将上清宫与传说中的仙境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瑶池宴是传说中西王母与诸神聚会的地方,而翠辇归来的描述则进一步强化了上清宫作为神圣之地的形象。
“石马嘶残人事改,劫灰飞尽海山平”这两句则转向了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石马嘶鸣,象征着历史的痕迹逐渐消失,人事更迭,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而“劫灰飞尽海山平”则可能暗指历史的灾难或变迁,最终一切归于平静,海山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无常。
最后,“唯馀太一池边月,伴我骖鸾上玉京”两句,诗人将目光聚焦于上清宫的一处景致——太一池边的明月。这轮明月成为了永恒不变的见证者,它不仅照亮了夜晚的上清宫,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同时,“骖鸾上玉京”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尘世,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上清宫的历史沧桑与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少年观书如观火,偏傍点画推细琐。
年老双目渐昏眊,睻目空花飞朵朵。
临池未写意已疲,展卷欲诵眉先锁。
叆叇何物乃尔神,能使精力还故我。
两片轻冰彻底明,满轮蟾影凌虚堕。
鲁鱼豕亥辨毫釐,大似燃犀走轻舸。
朝朝铅椠那辞劳,夜夜校仇犹自果。
我笑杜陵对佳节,看花常愁雾中坐。
又笑东坡观细字,向龙乞水计何左。
至宝无由持赠之,若令一见应许可。
来鸿去燕江干路,露宿风飞各朝暮。
多时相失万里云,忽又相逢不相顾。
吁嗟吾辈有底忙,怅好年华此愁度。
君饮新安水,我客钱塘城。
风岩水穴每独往,此间但恨无君行。
君下严陵滩,我上富春郭。
日日看山不见君,咫尺烟波已成错。
卸装孤馆开君书,知君去才三日馀。
君行尽是我行处,一路见我题诗无。
吴山越水两迎送,今夜追君惟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