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澹无影,鸡鸣天欲曙。
深谷藏招提,一径入云路。
古柏森两行,清香发朝露。
我佛疲清梁,颇识卧中趣。
应怜尘世劳,半为黄粱误。
风幡袅炉烟,散入桫椤树。
残月澹无影,鸡鸣天欲曙。
深谷藏招提,一径入云路。
古柏森两行,清香发朝露。
我佛疲清梁,颇识卧中趣。
应怜尘世劳,半为黄粱误。
风幡袅炉烟,散入桫椤树。
这首清代诗人黄钺的《卧佛寺》描绘了一幅清晨山林禅寺的静谧景象。首句“残月澹无影”以淡淡的月光渲染出黎明前的宁静,次句“鸡鸣天欲曙”则通过鸡鸣声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接下来,“深谷藏招提,一径入云路”,描绘了寺庙隐藏在幽深山谷之中,通往寺内的小径直通云霄,意境深远。
“古柏森两行,清香发朝露”写出了古柏挺立,晨露滋润下的清香四溢,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诗人以“我佛疲清梁,颇识卧中趣”表达对佛祖静心修行的理解,认为卧佛寺的生活能让人领悟到超脱尘世的禅意。
最后两句“应怜尘世劳,半为黄粱误”流露出诗人对尘世纷扰的感慨,认为人们往往被世俗事务所累,迷失于梦幻(黄粱梦)之中。而“风幡袅炉烟,散入桫椤树”则以袅袅炊烟和佛幡随风飘动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寺庙的宁静与超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卧佛寺的环境和禅修生活,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是人生好处,仕宦归来,享清闲福。
屈指吾翁,恰八年荆蜀。
星火丛中,风涛局上,转青天刍粟。
轺传欣还,里闾相庆,双鬓犹绿。
为报中朝,如今老子,肯把貂蝉,换取松菊。
西舍东邻,正新篘初熟。
屋仅一椽,田姑二顷,剩种花莳竹。
缓引金钗,细斟琼斝,唱长生曲。
少年塞上秋来早,昴街尚馀芒曜。
举目关河,惊心弧矢,顾我岂堪戎纛。几番凤诰。
愧保障何功,恩隆旒藻。
笑指呼鹰,露花烟草忆刘表。
头颅如许相与,岁寒犹赖有,白发公道。
对月怀人,临风访古,往事凄凉难考。何时是了。
莫驰志伊吾,贪名清庙。松菊归来,稽山招此老。
千一载英杰,百二国山河。
提封几半宇宙,万里仗天戈。
十乘晋军旗鼓,三岁秦关扃锁,地利属人和。
位次功第一,未数酂侯何。建青油,持柴荷,听黄麻。
乾坤整顿都了,玉殿侍羲娥。
且醉东湖花柳,却泛西湖舟楫,留不住岷峨。
谁为语儒馆,浓墨被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