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醉蓬莱·其二戊子为亲庭寿,时方出蜀》
《醉蓬莱·其二戊子为亲庭寿,时方出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词  词牌: 醉蓬莱

是人生好处,仕宦归来,享清闲福。

屈指吾翁,恰八年荆蜀。

星火丛中,风涛局上,转青天刍粟。

轺传欣还,里闾相庆,双鬓犹绿。

为报中朝,如今老子,肯把貂蝉,换取松菊。

西舍东邻,正新篘初熟。

屋仅一椽,田姑二顷,剩种花莳竹。

缓引金钗,细斟琼斝,唱长生曲。

(0)
注释
仕宦:做官。
清闲:清静、悠闲。
荆蜀:古代地区名,今湖北荆州和四川一带。
转青天:比喻从官场转到田园。
轺传:古代官员乘坐的小车。
松菊:象征隐逸生活。
新篘:新酿的酒。
花莳竹:种植花草和竹子。
翻译
人生的美好,在于官场归来后,能享受清静的福气。
算算我父亲,正好在荆蜀之地度过了八年。
在动荡的战乱中,又经历了官场的风浪,如今只想回归田园。
官车返回家乡,乡亲们欢庆,我依然头发乌黑。
我要告诉朝廷,如今的我,宁愿要山间的松菊,也不愿再追求权位。
西边邻居,东边邻里,新酿的米酒刚刚熟透。
我们的房子虽小,只有半间,但有两顷田地,足够种植花草竹木。
慢慢拿起金钗,细细品尝美酒,吟唱长寿的歌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退休回归故乡,享受清闲生活的情景。开篇即点出了人生中好的一面,即能够仕宦一番后归来享福。这位官员在蜀地工作了八年时间,期间经历过星火丛中、风涛局上的种种磨难,但最终还是转变了命运,如同青天刍粟一般。

诗人通过“屈指吾翁”等用词,展现了对父亲的思念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官员归来后,家乡的亲朋好友都前来庆贺,这位老者虽然年迈,但头发仍旧乌黑。他宁愿放弃官场上的荣华富贵,只为在田园生活中享受自然之美,如松菊一般简单而自在。

接着,诗人描绘了家乡的景象,“西舍东邻”表明了他对周围环境的熟悉和喜爱。尽管他的住处简陋,不过是一间小屋,但田地里种植着花莳竹,显示出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最后,诗人以“缓引金钗,细斟琼斝”等句子,表达了他享受生活、唱和长生曲的悠然情怀。这不仅是一种对生命长度的祝愿,也是对平淡生活的一种肯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官员退休后的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家庭和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偈颂五十一首·其二

孰名为佛,礼者是谁。设或未辨端倪,看四棱塌地。

(0)

偈六十三首·其五十五

大道皎然,本无迷悟。杳忘三际,超越上乘。

透古透今,非玄非妙。通同法界,一种平怀。

古路无私,何人措足。

(0)

偈六十九首·其四十一

宗门奥旨,祖室玄枢。不遇当人,翻成影响。

(0)

偈六十九首·其六十八

行脚高士,拨草瞻风。未透目前关,难明心地印。

(0)

偈颂二十一首·其九

观东震旦,有大乘根器,逾海越漠而来,远赴梁朝丹阙。

一言契合,如春卷衣。

北面折苇问津,信知桂谶不诬人。

追思严讳,炊黍鲙芹。

流水希声弦欲断,不知将底续芳尘。

(0)

偈颂二十一首·其二十

上元新节,处处烧灯,都城巷陌,市廛邸店。

观者如堵,惟复灯来眼底,眼到灯边。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