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复偶见三绝·其三》
《复偶见三绝·其三》全文
唐 / 韩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半身映竹轻闻语,一手揭帘微转头。

此意别人应未觉,不胜情绪两风流。

(0)
注释
半身:指人物身体的一半。
映:照映,映衬。
竹:竹子,常用于描绘环境清幽。
轻闻语:悄悄地说话。
一手:一只手臂。
揭帘:掀开帘子。
微转头:轻轻地转动头部。
此意:这种情感或意境。
别人:其他人。
应未觉:可能并未察觉到。
不胜:禁不住,承受不住。
情绪:情感。
两风流:两种风情,既含羞涩又带潇洒。
翻译
半身的身影映在竹林中,轻轻低语难以察觉
一手轻轻掀起帘幕,微微转动着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画面,诗人半身倚靠在竹影之下,轻声细语中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情意。揭开帘幕,转动头部,每一个微小的举动都透露着深情。这种情感是别人难以体会到的,它如同两股交织在一起的风,柔和而又强烈。

诗中的意象十分丰富,“半身映竹”不仅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而且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静谧。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高洁和宁静,这里则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而“轻闻语”则透露出诗人的细腻情感,他可能是在倾听窗外的风声,或者是心中的独白。

“一手揭帘微转头”这个动作极具画面感,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显示出一种婉约的情感表达。帘幕在这里不仅是一种实物,更是隔绝内外世界的一种象征。

最后两句“此意别人应未觉,不胜情绪两风流”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独特情感,这种情感是难以言传的,它如同两股风,交织在一起,既柔和又强烈。这里的“不胜”表达了一种无法抑制的情感之强烈,而“两风流”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状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深情,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展示了古代文人在情感表达上的巧思和婉约。

作者介绍
韩偓

韩偓
朝代:唐   字:致光   号:致尧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生辰: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猜你喜欢

尤水部载酒招游邓尉探梅

溪云林霭望中移,晓起推篷面面奇。

閒客正宜无事饮,幽花偏爱半开时。

水边烟动浮空影,篱外香来露瘦枝。

最喜谢公吟力健,芒鞋更拟续前期。

(0)

柳山

隐士名全逸,兹峰以姓名。

客从石壁出,滩到柳山平。

草蝈叫阴切,厓花香晚清。

今宵山水县,月望望分明。

(0)

望罗浮

只有濛濛意,人家与钓矶。

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

四百层泉落,三千丈翠飞。

与谁参画理,半面尽斜晖。

(0)

霜叶

微霜酿白露,一夜成新醅。

树叶沾之红,直如不胜杯。

缤纷缀水面,渔人为徘徊。

我顾谓渔人,何用多疑猜。

清溪八九月,那有桃花来。

相闻百里外,其山类天台。

中有双美姝,非复人间才。

题诗不用楮,红叶拾莓苔。

倘有相思句,可能为我媒。

(0)

赠友人

庭梧暂寄一枝轻,剧饮休歌戴笠行。

人事到头同水月,世情满眼只簪缨。

花开谁料能为蜜,絮落何堪又作萍。

缑岭吹笙音未远,好偕安叟话蓬瀛。

(0)

丙午十二月初七日下狱次日得旨发军前效力赎罪感恩述事次东坡狱中寄子由韵寄从弟佩苍实夫·其二

尚方借剑心何壮,牌背书辞气渐低。

已分黄泉埋碧血,忽闻丹阙放金鸡。

花看上苑期吾弟,萱树高堂仗老妻。

且脱南冠北庭去,大宛东畔驾兰西。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