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花疏竹冷梢云,江北江南正小春。
但得青山常在眼,不妨白发暗随人。
幽花疏竹冷梢云,江北江南正小春。
但得青山常在眼,不妨白发暗随人。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冬日的静谧与清冷之美。首句“幽花疏竹冷梢云”以“幽花”、“疏竹”、“冷梢云”三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深邃、清冷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片寂静的山林之中,只有稀疏的花朵和竹子在寒风中摇曳,而远处的云彩也显得格外寒冷。接着,“江北江南正小春”一句,虽然表面上描述的是季节的变化,实际上也在暗示着诗人对自然四季更替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深体会。
后两句“但得青山常在眼,不妨白发暗随人”,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诗人希望即使年华老去,白发苍苍,也能常常见到那令人心旷神怡的青山,以此寄托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这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独到理解。
道流为柱史,教戒下真仙。
共契中元会,初修内景篇。
游方依地僻,卜室喜墙连。
宝笥开金箓,华池漱玉泉。
怪龙随羽翼,青节降云烟。
昔去遗丹灶,今来变海田。
养形奔二景,鍊骨度千年。
骑竹投陂里,携壶挂牖边。
洞中尝入静,河上旧谈玄。
伊洛笙歌远,蓬壶日月偏。
青骡蓟训引,白犬伯阳牵。
法受相君后,心存象帝先。
道成能缩地,功满欲升天。
何意迷孤性,含情恋数贤。
大化终华顶,灵踪示玉泉。
由来负高尚,合向好山川。
洞壑藏诸怪,杉松列瘦烟。
千秋空树影,犹似覆长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