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郑谷郎中》
《寄郑谷郎中》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上国谁传消息过,醉眠醒坐对嵯峨。

身离道士衣裳少,笔荅禅师句偈多。

南岸郡钟凉度枕,西斋竹露冷沾莎。

还应笑我降心外,惹得诗魔助佛魔。

(0)
翻译
谁能从京城传递消息来,酒醉或清醒都面对着高峻的山峰。
我身上少了道士的衣裳,却常以笔墨回应禅师的佛法偈语。
南岸郡的晚钟凉意透过枕头,西边书斋的竹叶露水冷冷地打湿了莎草。
或许他们会笑我在修行之外,还招来了诗的魔力,助长了心中的佛魔之争。
注释
上国:京城,指代中央政权所在地。
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道士:信奉道教的修行者。
笔荅:以笔作答,指通过书写交流。
句偈:佛经中的诗句或格言。
南岸郡:泛指南方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划。
郡钟:指寺庙或官府的晚钟。
凉度枕:凉意透过枕头,形容夜深或秋凉。
西斋:书斋,位于西侧的居室。
竹露:竹叶上的露水。
莎:莎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这里用以形容环境清冷。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所作,名为《寄郑谷郎中》。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简洁而富有禅机。

"上国谁传消息过,醉眠醒坐对嵯峨。"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上国"指的是高深的道法或佛法之地,而"谁传消息过"则是说这种高远的境界难以用言语传达,故而"醉眠醒坐对嵯峨",即是诗人在山中与自然为伴,心无杂念,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禅定状态。

"身离道士衣裳少,笔荅禅师句偈多。"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他虽未完全出家为道,但已经与世俗的繁华拉开距离;而他的笔下,则更多地书写着禅宗的公案或是佛教的偈颂,显示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内在的向往。

"南岸郡钟凉度枕,西斋竹露冷沾莎。"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清幽的生活环境。南岸的寺院之钟,在夜静人稀的时候为诗人送来一份宁静;而西斋中的竹林,则在月光下滴落着露水,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心灵深处清凉感受的一种写照。

"还应笑我降心外,惹得诗魔助佛魔。" 最后两句则是一种自嘲和超脱。诗人自知自己虽然身在尘世,但心已超然物外,他的诗歌如同一种魔力,不仅能够迷惑世人,也能帮助他更好地理解佛法,达到内心的净化和解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禅宗思想的融入,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与精神自由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帝京歌·其二

帝座分明照冀州,妖星从此霣旄头。

皇图永似西山固,圣泽黄河万古流。

(0)

寿嵇川南母·其六

庭前袅袅长春萝,堂上歌钟伴绮罗。

闻说东邻有好事,金鞍银烛夜深过。

(0)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其一

娇唇点就谁相顾,独立东风漫自愁。

安得昭阳借君宠,同时铅粉尽含羞。

(0)

郑都官尝作代秋扇词予窃见其多怨尤不平之意非知道者之言遂赋此以广之非欲竞工拙于声律间也

明月悠悠掩素尘,不将流落怨时人。

千山雪满龙蛇蛰,一夜春归草木新。

雨后桔槔堪自废,祭馀刍狗向谁陈。

应知物理同消息,空为班姬赋损神。

(0)

长陵和王允宁韵

北极雄蟠第一峰,崔嵬陵阙俯高松。

空林风雨归千骑,向晚烟霞閟六龙。

翠岭屯云蒸帝泽,苍苔点石记仙踪。

艰难百战兴王地,无复秦关报夕烽。

(0)

偶成

野外常无事,多看种树书。

迂顽堪自笑,踯躅欲焉如。

饮客中山酒,寻春下泽车。

倦游频息驾,意惬即吾庐。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