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谁传消息过,醉眠醒坐对嵯峨。
身离道士衣裳少,笔荅禅师句偈多。
南岸郡钟凉度枕,西斋竹露冷沾莎。
还应笑我降心外,惹得诗魔助佛魔。
上国谁传消息过,醉眠醒坐对嵯峨。
身离道士衣裳少,笔荅禅师句偈多。
南岸郡钟凉度枕,西斋竹露冷沾莎。
还应笑我降心外,惹得诗魔助佛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所作,名为《寄郑谷郎中》。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简洁而富有禅机。
"上国谁传消息过,醉眠醒坐对嵯峨。"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上国"指的是高深的道法或佛法之地,而"谁传消息过"则是说这种高远的境界难以用言语传达,故而"醉眠醒坐对嵯峨",即是诗人在山中与自然为伴,心无杂念,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禅定状态。
"身离道士衣裳少,笔荅禅师句偈多。"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他虽未完全出家为道,但已经与世俗的繁华拉开距离;而他的笔下,则更多地书写着禅宗的公案或是佛教的偈颂,显示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内在的向往。
"南岸郡钟凉度枕,西斋竹露冷沾莎。"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清幽的生活环境。南岸的寺院之钟,在夜静人稀的时候为诗人送来一份宁静;而西斋中的竹林,则在月光下滴落着露水,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心灵深处清凉感受的一种写照。
"还应笑我降心外,惹得诗魔助佛魔。" 最后两句则是一种自嘲和超脱。诗人自知自己虽然身在尘世,但心已超然物外,他的诗歌如同一种魔力,不仅能够迷惑世人,也能帮助他更好地理解佛法,达到内心的净化和解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禅宗思想的融入,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与精神自由的心路历程。
明月悠悠掩素尘,不将流落怨时人。
千山雪满龙蛇蛰,一夜春归草木新。
雨后桔槔堪自废,祭馀刍狗向谁陈。
应知物理同消息,空为班姬赋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