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元日阴,今年元日晴。
微霜起清寒,人物多欢声。
行都占江海,鱼盐易经营。
何时复三京,万世开太平。
两年元日阴,今年元日晴。
微霜起清寒,人物多欢声。
行都占江海,鱼盐易经营。
何时复三京,万世开太平。
这首诗《晚晴》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对比两年元日的不同天气状况,表达了对自然变化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深刻洞察。
首句“两年元日阴,今年元日晴”以元日(农历新年)的天气变化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时间跨度的思考中。前一年的元日是阴天,而今年则是晴朗的天气,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轮回更替,也暗示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接着,“微霜起清寒,人物多欢声”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的景象。微霜覆盖大地,带来一丝清寒,但人们的生活依旧充满欢声笑语,这反映了即使在寒冷的季节里,人们也能找到温暖和快乐,体现了生活的韧性与乐观精神。
“行都占江海,鱼盐易经营”则进一步展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繁荣景象。行都(古代指首都或重要城市)的繁荣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上,更体现在经济活动中,特别是渔业和盐业的兴旺,象征着社会的富足与活力。
最后,“何时复三京,万世开太平”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与长久和平的渴望。三京通常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三个重要都城,这里可能暗含了对国家统一的向往。诗人希望未来能够实现长久的和平与稳定,表达了对国家强盛和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存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云山高阁倚危墙,晚意无穷在渺茫。
极望不知云几许,满空惟见雁交相。
与谁把酒邀明月,独自吟诗到夕阳。
因念平台有佳兴,邹生枚叟奉梁王。
彩槴纵横设,雕厨次第开。
须防何法盛,直入此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