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殿烟霞簇画屏,直疑踪迹到蓬瀛。
碧桃满地眠花鹿,深院松窗捣药声。
古殿烟霞簇画屏,直疑踪迹到蓬瀛。
碧桃满地眠花鹿,深院松窗捣药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游历紫阳宫时的所见所感。开篇“古殿烟霞簇画屏”一句,便以宏伟壮丽的画面将读者带入诗境,古老的殿宇在烟霞的缭绕中宛如画中之景,让人仿佛能踏入画中去探索那些遥远的传说和历史。
接着,“直疑踪迹到蓬瀛”一句,则是诗人对这个地方历史深处的向往与追寻,蓬莱峰在中国神话中被描绘为仙境,而这里却用“踪迹”二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传说之间界限模糊的感受。
第三句“碧桃满地眠花鹿”,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碧桃如同铺金的路面,而睡卧其间的花鹿则是这宁静中的一抹温柔,整个场景充满了自然与生命力的美好。
最后,“深院松窗捣药声”一句,则是对紫阳宫内生活的一个侧写。深邃的院落中,透过松窗传来的捣药声,不仅衬托出诗人所处之地的幽静,也让人感受到这里居住者的平和与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紫阳宫的美丽风光以及诗人对于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
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
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
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
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
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
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忧心悄悄睡未能,开门看月一片冰。
窍木相磨作鬼语,冻星入牖如萤青。
孤雁哀号向何处,老夫掩耳不欲听。
尔从沙场经万里,昔时系书达天子。
如今若向上林过,纵有书来谁取视。
阴山豁处狭如门,结阵来时各有群。
辛苦避鹰兼避弋,前行半度后行分。
秋水江南无所畏,老菰沉米芦摇穗。
鸥凫善熟少惊猜,饮啄不争游且戏。
不知何事背群飞,欲宿无依去无疑。
天长路杳翅流血,夜向霜凄声转微。
自倚能飞无与敌,岂知天势有违机。
作书好报前征侣,看取悲鸣落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