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高阁倚危墙,晚意无穷在渺茫。
极望不知云几许,满空惟见雁交相。
与谁把酒邀明月,独自吟诗到夕阳。
因念平台有佳兴,邹生枚叟奉梁王。
云山高阁倚危墙,晚意无穷在渺茫。
极望不知云几许,满空惟见雁交相。
与谁把酒邀明月,独自吟诗到夕阳。
因念平台有佳兴,邹生枚叟奉梁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远的云山阁楼,诗人站在危墙之上,遥望着晚意无穷的大自然景象。诗中的“晚意”指的是傍晚时分,天色渐暗的情趣,而“渺茫”则形容广阔无垠的自然风光。
“极望不知云几许”,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云彩深度的好奇与迷惘。这里的“极望”是指极目所及之处,“云几许”则是在询问云层的深浅,但却无法得知,显露出一种超越现实感官的探索。
接下来的“满空惟见雁交相”,则描绘了诗人在这广阔天地中,只能看到高空中大雁翱翔,似乎在诉说着某种孤独与自由。这里的“满空”强调了视野的宽广,而“雁交相”则是对远方大雁飞行景象的生动描绘。
诗人随后提到“与谁把酒邀明月,独自吟诗到夕阳”,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个能够共同赏月饮酒的知己,但最终还是只有自己一人在傍晚时分吟诵着诗篇,直至夕阳西下。
最后,“因念平台有佳兴,邹生枚叟奉梁王”,则是诗人因为思念那座云山阁楼上的美好时光,而提及了历史上几位名士,如邹阳、枚乘等,他们曾经游历于梁国(即今天的河南一带),并奉行过梁王的命令。这里可能隐含着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崇,以及对自己所处时代与古代文化交流的一种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自由和历史文化的深切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自在飞翔的心境。
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
今年黄州见花发,小院闭门风露下。
万事如花不可期,馀年似酒那禁泻。
忆昔扁舟溯巴峡,落帆樊口高桅亚。
长江衮衮空自流,白发纷纷宁少借。
竟无五亩继沮溺,空有千篇凌鲍、谢。
至今归计负云山,未免孤衾眠客舍。
少年幸苦真食蓼,老境安闲如啖蔗。
饥寒未至且安居,忧患已空犹梦怕。
穿花踏月饮村酒,免使醉归官长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