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一月五日夜半偶作》
《十一月五日夜半偶作》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草径江村人迹绝,白头病卧一书生。

窗间月出见梅影,枕上酒醒闻雁声。

寂寞已甘千古笑,驰驱犹望两河平。

后生谁记当年事,泪溅龙床请北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yuèbànǒuzuò
sòng / yóu

cǎojìngjiāngcūnrénjuébáitóubìngshūshēng

chuāngjiānyuèchūjiànméiyǐngzhěnshàngjiǔxǐngwényànshēng

gānqiānxiàochíyóuwàngliǎngpíng

hòushēngshuídāngniánshìlèijiànlóngchuángqǐngběizhēng

注释
草径:荒凉小路。
江村:江边村落。
人迹绝:不见人烟。
白头:白发。
病卧:病中躺卧。
窗间:窗户之间。
月出:月光照射。
梅影:梅枝的影子。
枕上:睡醒时。
雁声:大雁的叫声。
寂寞:孤独寂寞。
已甘:已经习惯。
千古笑:千年嘲笑。
驰驱:奔走努力。
两河平:收复两河地区。
后生:年轻人。
当年事:过去的事情。
泪溅:泪流满面。
龙床:帝王的宝座。
请北征:请求北伐。
翻译
荒凉小路通向江边村落,不见人烟只见一个白发病者。
月光透过窗户映照梅枝,醒来时听见大雁的叫声。
我已习惯寂寞,不介意被千年嘲笑,仍渴望收复失地。
年轻人谁还会记得那些往事,我泪流满面请求北伐抗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寂的江村夜景,诗人以一个白发病卧的书生身份,独自品味着这份远离尘嚣的静谧。"草径人迹绝",写出了环境的清冷与偏僻,"月出见梅影"则增添了冬夜的寒意和诗人内心的孤高。"枕上酒醒闻雁声",借雁南飞之景寓示时光流逝和思乡之情。

诗人身处困境,却仍怀有壮志,"寂寞已甘千古笑",表现出他面对嘲笑的淡然,以及对国家统一的执着追求,"驰驱犹望两河平"。这里的"两河"指黄河和洛水,象征着中原失地。最后一句"后生谁记当年事,泪溅龙床请北征",表达了诗人对后世无人理解自己报国之心的感慨,以及对北伐收复失地的热切期盼,情感深沉而悲壮。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的孤寂境遇为背景,寄寓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无奈,展现了陆游诗歌中常见的忧国忧民、矢志不渝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石膏枕

表里通明不假彫,冷于春雪白于瑶。

朝来送在凉床上,只怕风吹日炙销。

(0)

杂曲歌辞·其十杨柳枝

汴水高悬百万条,风清两岸一时摇。

隋家力尽虚栽得,无限春风属圣朝。

(0)

送郑眉州

雨暗眉山江水流,离人掩袂立高楼。

双旌千骑骈东陌,独有罗敷望上头。

(0)

使过瑶台寺有怀圆寂上人

上人居此寺,不出三十年。

万法元无著,一心唯趣禅。

忽纡尘外轸,远访区中缘。

及尔不复见,支提犹岌然。

(0)

送许处士坚往茅山

天坛云似雪,玉洞水如琴。

白云与流水,千载清人心。

君携布囊去,路长风满林。

一入华阳洞,千秋那可寻。

(0)

杨柳枝词

三条陌上拂金羁,万里桥边映酒旗。

此日令人肠欲断,不堪将入笛中吹。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