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膏枕》
《石膏枕》全文
唐 / 薛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表里通明不假彫,冷于春雪白于瑶。

朝来送在凉床上,只怕风吹日炙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gāozhěn
táng / xuēféng

biǎotōngmíngjiǎdiāolěngchūnxuěbáiyáo

cháoláisòngzàiliángchuángshàngzhīfēngchuīzhìxiāo

翻译
内外透亮无需装饰
比春雪更冷洁白如瑶玉
注释
表里:内外。
通明:透明。
不假彫:无需装饰。
冷于春雪:比春雪更冷。
白于瑶:洁白如瑶玉。
朝来:早晨。
送在:放置在。
凉床:凉爽的床铺。
只怕:唯恐。
风吹日炙:风吹日晒。
销:消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逢的《石膏枕》,通过对石膏的描写,展现了夏日避暑的意境。石膏本身具有清凉的特性,这在古代被视为珍贵之物,用以制作枕头,以便于酷热的夏季中得到一丝清凉。

诗中的“表里通明不假彫,冷于春雪白于瑶”描绘了石膏的透明和洁白,以及它超乎常物的冷冽。这里,“表里通明”指石膏内部外部均为透明无瑕;“不假彫”,则强调其天然之美,不需任何人工雕琢;“冷于春雪”,形容石膏的清凉超过了春日的积雪;“白于瑶”则是说它的纯白胜过珍贵的瑶玉。

接着,“朝来送在凉床上,只怕风吹日炙销”表达了诗人对这块石膏枕的珍视和担忧。诗人每到早晨,就将这块珍贵的石膏枕送到凉爽的地方,以保持其清凉。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担心,唯恐微风一吹或者烈日暴晒,这份难得的清凉就会消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膏枕的描写,抒发了夏季避暑的舒适和对自然之物珍视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生活品质追求,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乐趣的智慧。

作者介绍
薛逢

薛逢
朝代:唐   字:陶臣   籍贯: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

薛逢(生卒年不详),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唐代诗人。唐武宗会昌元年(841)辛酉科崔岘榜进士第三人。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猜你喜欢

新秋瀛台杂咏·其二

名园日涉方成趣,我却踰时始一来。

了识馀閒不多得,犹然位置复何哉。

(0)

玉河泛舟至石舫登岸

顺水轻舟如不行,五里玉河半刻争。

山移岸转一篷里,昆明石舫相逢迎。

舍彼登此祗跬步,一例飞云异进住。

浪花拍舳却无停,翻觉乘流得佳趣。

动静名相谁主宾,我亦因之悟匪真。

回首玉泉遥若彼,复识匪真无定理。

(0)

双峰寺

度壑穿林才片刻,双峰一榻恰怡神。

回头拟向如来问,彼此伊谁是主宾。

(0)

清明二首·其一

回㫋背泗水,胜节指清明。

新火新烟候,斯来斯往程。

风轻春日冷,露重鲁天晴。

莫漫孤芳草,即看有落英。

(0)

柏望冰轮欲满规,春云傍晚去何之。

离宫行漏方初度,砚匣冰壶又一时。

馡馥那须亚盆萼,扶疏偏爱上窗枝。

上元宝月成前月,过隙流阴迅若斯。

(0)

夜雪

燃脂小咏玉虫熬,银砌铺平报内曹。

二月纽芽迟北地,六霙融土即春膏。

无妨画许王家绝,讵必诗称苏氏豪。

独缱王臣尚于役,落兰应是满弓刀。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