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木正阴成,戎装出帝京。
沾襟辞阙泪,回首别乡情。
云树褒中路,风烟汉上城。
前旌传谷去,后骑踏桥声。
久领鸳行重,无嫌虎绶轻。
终提一麾去,再入福苍生。
夏木正阴成,戎装出帝京。
沾襟辞阙泪,回首别乡情。
云树褒中路,风烟汉上城。
前旌传谷去,后骑踏桥声。
久领鸳行重,无嫌虎绶轻。
终提一麾去,再入福苍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送令狐相公自仆射出镇南梁》。诗中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离别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远行者的祝愿。
首句“夏木正阴成”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初夏时节的绿意盎然,树荫浓密,为诗篇设置了一种淡远而不失深邃的情调。接着,“戎装出帝京”则描绘了官员辞别都城、踏上征途的情景,其中“戎装”指的是军服或行装,带有一丝离别的肃穆感。
第三句“沾襟辞阙泪,回首别乡情”表达了对即将远去的友人不忍告别的心情。这里,“沾襟”意指衣襟湿润,暗示着泪水涟涟;“阙”则是古代宫城的观望之处,常用来比喻离别之地。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传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以下几句“云树褒中路,风烟汉上城。前旌传谷去,后骑踏桥声”则是对行程景象的生动描绘。“云树”、“褒中路”、“风烟”、“汉上城”等词汇营造出一幅壮丽而又带有几分迷离色的山川画卷,而“前旌传谷去,后骑踏桥声”则是对官员行进过程中的动态描写,展现了队伍的壮观与行军的气势。
诗篇中间,“久领鸳行重,无嫌虎绶轻”一句,通过对马匹和车辆负荷的描述,再次强调了这是一次不寻常的远征,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安危的关切。而“无嫌虎绶轻”则是说尽管旅途中的重担如同老虎般沉重,但也不忍心责备那些承载着重负的马匹。
最后,“终提一麾去,再入福苍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安康和再次相见的美好祝愿。这里,“终提一麾去”意味着最终还是要告别离去,而“再入福苍生”则是希望朋友能够再次进入一个充满幸福与健康的新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人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