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传宦绩戎功,更筹赈竭劳,此去桐乡祀朱邑;
即论亲情族谊,早义田创举,从今吴郡丧希文。
久传宦绩戎功,更筹赈竭劳,此去桐乡祀朱邑;
即论亲情族谊,早义田创举,从今吴郡丧希文。
这首挽联以高度概括的手法,颂扬了任兰生公在官场与民间的卓越贡献。上联“久传宦绩戎功,更筹赈竭劳,此去桐乡祀朱邑”赞其在官场上的政绩与军事功勋,以及对赈灾济贫的不遗余力,表达了对其离世后将被桐乡人民纪念,如同古代的贤臣朱邑一般,受到后人的敬仰与祭祀。
下联“即论亲情族谊,早义田创举,从今吴郡丧希文”则侧重于其在家族伦理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贡献。提到他早年创立义田,旨在帮助贫困的族人,体现了他对亲情和族谊的重视,以及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推动。此联中“丧希文”一词,巧妙地将任兰生公与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字希文)相提并论,强调了他在社会道德与文化传承方面的影响,如同范仲淹一样,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高度赞扬了任兰生公在政治、军事、社会公益等多个领域的杰出成就,还通过类比的方式,将其高尚品德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相联系,表达了对其深远影响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
简略非世器,委身同草木。
逍遥精舍居,饮酒自为足。
累日曾一栉,对书常懒读。
社腊会高年,山川恣游瞩。
明世方选士,中朝悬美禄。
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
愧忝郎署迹,谬蒙君子录。
俯仰垂华缨,飘飖翔轻毂。
行将亲爱别,恋此西涧曲。
远峰明夕川,夏雨生众绿。
迅风飘野路,回首不遑宿。
明晨下烟阁,白云在幽谷。
明经有清秩,当在石渠中。
独往宣城郡,高斋谒谢公。
寒原正芜漫,夕鸟自西东。
秋日不堪别,凄凄多朔风。
早尚逍遥境,常怀汗漫期。
星郎同访道,羽客杳何之。
物外求仙侣,人间失我师。
不知柯烂者,何处看围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