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窗兀坐听鸣蝉,满目阴云欲雨天。
山隔坏城悬落日,树连荒驿带苍烟。
临流石马何年墓?种竹人家有钓船。
至老相寻能几度,更挥青盖访林泉。
篷窗兀坐听鸣蝉,满目阴云欲雨天。
山隔坏城悬落日,树连荒驿带苍烟。
临流石马何年墓?种竹人家有钓船。
至老相寻能几度,更挥青盖访林泉。
这首元代诗人善住的《舟次盘门过无得院》描绘了一幅舟行水上,途经古刹的景象,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淡淡的哀愁。
首联“篷窗兀坐听鸣蝉,满目阴云欲雨天”,开篇即以篷窗为背景,静坐听蝉鸣,窗外是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来临的雨。这里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颔联“山隔坏城悬落日,树连荒驿带苍烟”,进一步展开画面。山与城市之间,夕阳挂在半空,显得格外孤寂。树木与废弃的驿站相连,笼罩在一片苍茫的烟雾之中,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辽阔与壮美,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流逝。
颈联“临流石马何年墓?种竹人家有钓船”,将视线从远处拉回眼前,临水而立的石马旁,不知埋藏着多少年的故事;而近处,有人家在竹林中种竹,或许还有一叶扁舟停泊岸边,等待着垂钓者归来。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自然与人类生活的思考。
尾联“至老相寻能几度,更挥青盖访林泉”,诗人感慨,这样的相遇与探寻,能有多少次呢?或许终有一天,自己也会像这青伞一样,去探访那幽静的山林与泉水。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蕴含了对生命有限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舟行途中所见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曾在蓬壶伴众仙,文章枝叶五云边。
几时奉宴瑶台下,何日移荣玉砌前。
染日裁霞深雨露,凌寒送暖占风烟。
应笑强如河畔柳,逢波逐浪送张骞。
秋风歘吸吹南国,天地惨惨无颜色。
洞庭扬波江汉回,虎牙铜柱皆倾侧。
巫峡阴岑朔漠气,峰峦窈窕溪谷黑。
杜鹃不来猿狖寒,山鬼幽忧雪霜逼。
楚老长嗟忆炎瘴,三尺角弓两斛力。
壁立石城横塞起,金错旌竿满云直。
渔阳突骑猎青丘,犬戎锁甲闻丹极。
八荒十年防盗贼,征戍诛求寡妻哭,远客中宵泪沾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