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长安.七月》
《忆长安.七月》全文
唐 / 陈元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忆长安,七月时,槐花点散罘罳。

七夕针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

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

(0)
注释
罘罳:中国古代宫殿或门阙上的装饰物,类似屏风。
针楼:古代女子学习刺绣的地方,这里指七夕时女子们的刺绣比赛。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称为中元节,民间有祭祖和放河灯等活动。
绣毂金鞍:形容豪华的车辆和马具,象征富贵。
翻译
回忆起长安,那是在七月时节,槐花如点点繁星洒落罘罳间。
七夕之夜,女子们在针楼上比赛刺绣,中元节刚过,人们开始供奉香火。
华丽的马车和金色的马鞍络绎不绝,游人们流连忘返,迟迟不愿归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闲的夏日场景,诗人通过对长安七月风光的回忆,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槐花点散罘罳"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槐花在空中飘落的情景,"罘罳"指的是细小如尘土的东西,这里用来形容槐花轻盈细碎,增添了一份夏日的悠闲感。

接着的两句"七夕针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则透露出诗人对节庆气氛的关注。"七夕"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而"中元"则是鬼节。这里提到的"针楼"可能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手工艺活动,而"香供"则是祭祀用的香料。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长安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也反映出诗人对民俗文化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更是通过对物质财富和人们活动的描写,来强化长安繁华盛世的氛围。"绣毂金鞍"象征着高贵与奢侈,而"游人处处归迟"则表明了人们在这种美好环境中的悠然自得。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长安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面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繁华生活的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陈元初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夕阳村

郑国渠连客路长,晚风吹送野花香。

夕阳村里村舂急,又向村前望夕阳。

(0)

题张德符方瓢册

韩愈高文传李汉,扬雄奇字付侯芭。

谁知江夏先生集,又出清河公子家。

三径松风常放鹤,一帘谷雨自煎茶。

此中图画堪招隐,莫问门前白鼻騧。

(0)

长相思

风满楼,月满楼,月白风清动客愁。征鸿声且留。

灯半篝,香半篝,灯烬香沉残梦悠。归舟天尽头。

(0)

正月八日诣草堂不遇舟中录记

鼓枻溪头动晓行,衣裳润浥露华清。

东风移帆浪花起,幽鸟避人霜羽轻。

片玉峰寒松倚秀,草堂春早柳含情。

山人领鹤之何处,惆怅归来雨满城。

(0)

大堤曲

汉江游女花艳奇,靓妆连袂江之湄。

人生不向襄阳去,宁信春风断肠处。

(0)

春怀六首·其三

穹庐东徙海波平,大壑鱼龙卧不惊。

县古汤泉迷旧垒,台高望海控新旌。

鹾花万灶歌三月,宝气千山到五城。

何日三韩烽燧息,却从徐福问长生。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