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长安,七月时,槐花点散罘罳。
七夕针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
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
忆长安,七月时,槐花点散罘罳。
七夕针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
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闲的夏日场景,诗人通过对长安七月风光的回忆,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槐花点散罘罳"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槐花在空中飘落的情景,"罘罳"指的是细小如尘土的东西,这里用来形容槐花轻盈细碎,增添了一份夏日的悠闲感。
接着的两句"七夕针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则透露出诗人对节庆气氛的关注。"七夕"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而"中元"则是鬼节。这里提到的"针楼"可能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手工艺活动,而"香供"则是祭祀用的香料。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长安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也反映出诗人对民俗文化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更是通过对物质财富和人们活动的描写,来强化长安繁华盛世的氛围。"绣毂金鞍"象征着高贵与奢侈,而"游人处处归迟"则表明了人们在这种美好环境中的悠然自得。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长安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面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繁华生活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