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十三日被旨再往天目谢雨留数语壁间》
《二十三日被旨再往天目谢雨留数语壁间》全文
宋 / 虞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万山深处得重来,天目晴云未放开。

尽喜山田秧䆉稏,那愁石径湿莓苔。

铁冠道士今安在,玉局仙翁去不回。

唯有洞中龙应祷,果能因旱起风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èrshísānbèizhǐzàiwǎngtiānxièliúshùjiān
sòng / chóu

wànshānshēnchùzhòngláitiānqíngyúnwèifàngkāi

jìnshāntiányāng{zuǒyòu}chóushíjìng湿shīméitái

tiěguāndàoshìjīnānzàixiānwēnghuí

wéiyǒudòngzhōnglóngyìngdǎoguǒnéngyīnhànfēngléi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虞俦在万山深处重游天目的情景。首句"万山深处得重来"表达了他对再次造访此地的欣喜,暗示了他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热爱。"天目晴云未放开"描绘了天目山清新的自然景色,晴空中的云朵似乎不愿离去,增添了山间的神秘与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尽喜山田秧䆉稏,那愁石径湿莓苔",诗人以农事为乐,看到稻田里的秧苗茁壮,对湿润的石径上青苔的生长并不介意,流露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丰收的期待。

"铁冠道士今安在,玉局仙翁去不回",诗人想起了过去的隐士或仙人,他们或许已经离开,只留下空荡的山林,引发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唯有洞中龙应祷,果能因旱起风雷",诗人期盼着洞中的龙能应他的祈祷,带来甘霖,解决干旱之苦,展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关注,具有浓厚的田园诗情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虞俦
朝代:宋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猜你喜欢

玩金鸂?戏赠袭美

曾向溪边泊暮云,至今犹忆浪花群。

不知镂羽凝香雾,堪与鸳鸯觉后闻。

(0)

景龙观送裴士曹

昔日尝闻公主第,今时变作列仙家。

池傍坐客穿丛筱,树下游人扫落花。

雨雪长疑向函谷,山泉直似到流沙。

君还洛邑分明记,此处同来阅岁华。

(0)

宫词·其一○○

摴蒱冷澹学投壶,箭倚腰身约画图。

尽对君王称妙手,一人来射一人输。

(0)

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

汉王建都邑,渭水对青门。

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

荒凉萧相阙,芜没邵平园。

全盛今何在,英雄难重论。

故基仍岳立,遗堞尚云屯。

当极土功壮,安知人力烦。

天游戒东首,怀昔驻龙轩。

何必金汤固,无如道德藩。

微臣谅多幸,参乘偶殊恩。

预此陈古事,敢奏兴亡言。

(0)

岳馆

洞壑仙人馆,孤峰玉女台。

空濛朝气合,窈窕夕阳开。

流涧含轻雨,虚岩应薄雷。

正逢鸾与鹤,歌舞出天来。

(0)

酬崔驸马惠笺百张兼贻四韵

百张云样乱花开,七字文头艳锦回。

浮碧空从天上得,殷红应自日边来。

捧持价重凌云叶,封裹香深笑海苔。

满箧清光应照眼,欲题凡韵辄裴回。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