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隔半舍,好山宁在深。
乱云归别坞,落日照疏林。
能解外缘缚,始坚安住心。
冠裳方我诱,漫作爱山吟。
城市隔半舍,好山宁在深。
乱云归别坞,落日照疏林。
能解外缘缚,始坚安住心。
冠裳方我诱,漫作爱山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登至德上方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城市隔半舍,好山宁在深",写出了城市与山林之间的距离,暗示了山的幽静和远离尘嚣。"乱云归别坞,落日照疏林",通过动态的云彩归巢和夕阳余晖洒落稀疏树林,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象。
"能解外缘缚,始坚安住心",表达了诗人对摆脱世俗纷扰,寻求内心平静的向往,认为只有理解并放下外界的牵绊,才能真正安心于山林生活。最后两句"冠裳方我诱,漫作爱山吟",诗人自嘲地说,虽然身着官服,被尘世名利所吸引,但仍忍不住流露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都市与山林、世俗与超脱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思千年灵椿。比乾坤不老,犹是晨昏。
说甚秋蛄昏菌,寿殇云云。修短数,天人分。
卅六宫、生机长春。
纵一例华鬘,人间梦断,天上算无垠。
须弥顶,谁移根。自长辞佛土,偶谪凡尘。
涤荡杨枝瓶水,沐汤兰芬。开顷刻,娱心魂。
鼻观禅、木樨香闻。似薝卜林中,蒲团定身衣上云。
叶积庭深,楼空一渺,于今几度秋风。
芳草斜阳,难寻拥彗高踪。
芒鞋竹帚晨昏课,想俳佪、频绕芳丛。
似閒愁、扫去还来,未许雍容。
凄凉东海红桑老,算未秋摇落,已倒梧桐。
诗恐惊人,丹青寄慨情浓。
谢家春草池塘梦,园半亩、分付奚童。
客径迟开,一任云封。
青山垂尽是江乡。风景似钱唐。
烟波澹荡摇空碧,画桥转、一带垂杨。
绣壤鳞塍,烧葵煮笋,处处饷耕忙。
占城早稻欲移秧。疏雨对斜阳。
游人便欲将船去,好芳绪、幽草茫茫。
天气乍晴,抛残绣袄,只著薄罗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