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丛花.看秧》
《一丛花.看秧》全文
清 / 曾廉   形式: 词  词牌: 一丛花

青山垂尽是江乡。风景似钱唐。

烟波澹荡摇空碧,画桥转、一带垂杨。

绣壤鳞塍,烧葵煮笋,处处饷耕忙。

占城早稻欲移秧。疏雨对斜阳。

游人便欲将船去,好芳绪、幽草茫茫。

天气乍晴,抛残绣袄,只著薄罗裳。

(0)
鉴赏

这首《一丛花·看秧》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日农忙的生动画面。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光与繁忙的农事景象。

首先,词的开篇“青山垂尽是江乡”,以青山作为背景,点明了地点——江边的乡村,为整幅画面奠定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基调。“风景似钱唐”一句,通过对比,暗示了此处风景与杭州(钱唐)相似,突出了江南水乡的美丽与和谐。

接着,“烟波澹荡摇空碧,画桥转、一带垂杨”两句,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水面轻柔的波光与远处画桥的倒影,以及岸边垂柳的轻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这里的“空碧”不仅指天空的碧蓝,也象征着广阔无垠的想象空间,与“烟波”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绣壤鳞塍,烧葵煮笋,处处饷耕忙”则进一步展示了江南农忙时节的景象。绣壤指的是肥沃的土地,鳞塍则是形容田埂排列整齐,烧葵煮笋则描绘了农民在田间劳作之余享受简单而淳朴的生活,处处可见忙碌的耕作场景,体现了农事的繁忙与丰收的希望。

“占城早稻欲移秧。疏雨对斜阳”两句,将镜头聚焦于农事的核心——移秧。占城早稻,说明了水稻的品种和种植时间,而“疏雨对斜阳”则描绘了移秧时恰到好处的天气状况,既不烈日炎炎,也不大雨倾盆,正是适宜农事的好时机。

最后,“游人便欲将船去,好芳绪、幽草茫茫。天气乍晴,抛残绣袄,只著薄罗裳”几句,通过游人的视角,表达了对江南春日美景的喜爱与留恋。游人想要乘船离去,但被这美好的景致所吸引,不愿离开。天气突然放晴,人们换上了轻薄的衣物,享受着春天的温暖与清新。这一段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整体而言,《一丛花·看秧》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与农事活动,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情感温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曾廉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和箕仙

碧天如洗月华开,紫府骖虬下玉台。

清路跸传仙佩迥,隔云声袅洞箫哀。

驽骀志国惭公识,诗礼传家任后来。

山馆岂堪留夜话,漫同诗酒且徘徊。

(0)

月湖徽号为校师夏先生题讳萱

万籁无声六合宽,碧波清浸玉团团。

天光涣彩方塘满,水鉴澄花夜气寒。

空洞昭昭皆太极,虚灵皎皎异尘寰。

弄丸人在湖干立,未许纷纷俗眼看。

(0)

和竹庵

兀兀丛中兀兀亭,天开玄洞喜深沉。

雷轰白日围龙□,风捲晴梢听凤吟。

卧隐竹林同劲节,坐忘天地一□□。

竹山光共庵头月,照见肝肠道义深。

(0)

墨池吊古次韵

风景轮云又一新,閒游长忆探花人。

湖田水打回亨泰,天子龙飞喜圣明。

夜气光涵峰顶月,墨池香浸翰林春。

先生濯濯灵如在,试问今谁是后身。

(0)

次长沙胡一松韵借梅花写怀奉答

系马江梅问楚津,恍然疑假又疑真。

吐枝满缀如檠玉,落地平铺似集鳞。

踏雪风情推孟老,调羹手段让商人。

南洲相望渺何许,折寄临风意似醺。

(0)

送东峰何节推北行

欲赆无钱愧我囊,祇凭长揖送河梁。

孤臣万里朝天子,遗爱千年在岳阳。

泉石岂容閒杖履,国家端属振纲常。

殷勤分付桥头柳,夹道风流到帝乡。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