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涧缘崖入,中间有许平。
更栽桃万树,应得避秦名。
绕涧缘崖入,中间有许平。
更栽桃万树,应得避秦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诗人以“绕涧缘崖入”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深入山林的动态过程,仿佛引领读者一同穿越幽静的山谷和险峻的崖壁,体验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自由。
接着,“中间有许平”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平”字,既指山间平地,也暗含了内心的平静之意。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不仅种植了成千上万棵桃树,还借由这一行为寄托了对避世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桃花源般理想境界的追求。“应得避秦名”,更是直接点明了这种隐居生活的意义所在——逃离世俗的纷扰,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也传达了其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让人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自然之美,也能引发对于人生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
葵之轩,葵之轩,葵生一何芬华。
翘翘凤干,烨烨丹葩。涵精降宿,抗如疏麻。
薄言致之,昆明之遐。罗生碧阶,灿若披霞。
载辟广轩,君子是嘉。
葵之轩,在四明三奥之山,鄞江东海之滨。
抱以日月湖,妙观寡伦。大枝昂紫虚,小枝千青冥。
萼萼倾太阳,龙光烛无垠。翡翠来翔,凤凰以臻。
迈华林之丽植,冠铜爵之繁英。葵之轩,绮井网珠。
清宇含霜,雕楹出霓。真人佩金珰,游遨而相于。
馈之珍肴,进以琼壶。高妍八素文,玉颜永无移。
青骨曜方瞳,一举昆崙隅。
采尔灼烁芳,万载以欢愉。
居贫展不易,绝粮诚苦辛。
陶生困浔阳,孔子饥在陈。
丰年恒无岁,况复遘灾迍。
生民茹青草,予犹涸水鳞。
茫茫行路者,谁可托交亲。
举口欲告之,诵言竟回逡。
君子有周急,此义久不申。
藜藿犹可采,且以给昏晨。
经时贲虚馆,河上理章素。
外身谢有营,洞物寡所慕。
惟飙洌巳寒,林曦暧当暮。
车马欻云集,蓬蒿睇情故。
出郭展报悰,遵舻投访步。
旧俦叔夜看,新交巨源顾。
萧衿畅同披,珠谈欢竞赴。
举觞恋觏怀,鸣琴念征路。
明发当云分,中宵慨星聚。
芳意谅有谐,存此慰离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