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清人一管,吹在月堂中。
雁起雪云夕,龙吟烟水空。
虏尘深汉地,羌思切边风。
试弄阳春曲,西园桃已红。
紫清人一管,吹在月堂中。
雁起雪云夕,龙吟烟水空。
虏尘深汉地,羌思切边风。
试弄阳春曲,西园桃已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音乐和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切感受。其中,“紫清人一管,吹在月堂中”两句,以优美的意象设定了诗歌的氛围,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雁起雪云夕,龙吟烟水空”则是对景色的描绘,其中“雁起”指的是大雁飞翔,“雪云夕”暗示了寒冷的气候,而“龙吟”则象征着笛子的声音,如同龙的吟唱,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神秘的氛围。
接下来的“虏尘深汉地,羌思切边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感受,“虏尘深汉地”指的是边塞地区的沙土飞扬,而“羌思切边风”则透露出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羌”,通常是指古代西北民族,借以表达对遥远地方的情感寄托。
最后,“试弄阳春曲,西园桃已红”两句,则是诗人在边塞环境中寻找一丝慰藉之情。通过吹奏春日的乐曲,以及观赏到西园中已经盛开的桃花,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为诗人的内心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也反映出其边塞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心期怅已阻,交道复何如。
自我辞丹阙,惟君到故庐。
忘机贫负米,忆戴出无车。
邻犬吠初服,家人愁斗储。
秋堂入闲夜,云月思离居。
穷巷闻砧冷,荒枝应鹊疏。
宦名随落叶,生事感枯鱼。
临水仍挥手,知音未弃余。
莱子昼归今始好,潘园景色夏偏浓。
夕阳流水吟诗去,明月青山出竹逢。
兄弟相欢初让果,乡人争贺旧登龙。
佳期少别俄千里,云树愁看过几重。
洗足下蓝岭,古师精进同。
心知溪卉长,居此玉林空。
西殿宵灯磬,东林曙雨风。
旧峰邻太白,石座雨苔濛。
柳絮落濛濛,西州道路中。
相逢春忽尽,独去讲初终。
行疾遥山雨,眠迟后夜风。
绕房三两树,回日叶应红。
游子出咸京,巴山万里程。
白云连鸟道,青壁遰猿声。
雨雪经泥坂,烟花望锦城。
工文人共许,应纪蜀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