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亘今古,景光常若新。
问其何以然,得气精且纯。
太虚净浮埃,罡风荡纤尘。
所以此西东,相因不陈陈。
言诗亦复然,性灵苦不真。
真境接时有,一缕翻千春。
更阅亿万年,火不穷于薪。
新机日以续,岂尽于古人。
愿弃糟粕余,名理妙引伸。
日月亘今古,景光常若新。
问其何以然,得气精且纯。
太虚净浮埃,罡风荡纤尘。
所以此西东,相因不陈陈。
言诗亦复然,性灵苦不真。
真境接时有,一缕翻千春。
更阅亿万年,火不穷于薪。
新机日以续,岂尽于古人。
愿弃糟粕余,名理妙引伸。
这首清代庄宇逵的诗《成左二仲甫论诗(其二)》以日月为喻,探讨诗歌创作与艺术永恒的主题。首句“日月亘今古,景光常若新”描绘了时间的流转中,诗歌的光辉始终如新,强调了诗歌生命力的持久。接下来诗人解释这种现象,认为是由于诗歌蕴含着精纯的艺术气息,能超越世俗的浮尘,如同太虚中的罡风涤荡尘埃。
诗人进一步指出,诗歌的创新与活力源于创作者的性灵之真,虽然真境并非时刻可见,但一旦触及,便能历久弥新,如同一缕思绪穿越千年。他期望诗歌创作不断推陈出新,不仅限于古人成就,而是生生不息,犹如薪火相传,永不穷尽。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摒弃陈规陋习,追求更高艺术境界的愿望,希望诗歌能够通过名理的深入探索,达到新的高度。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庄宇逵对于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雨声传两夜,寒事飒高秋。
挈带看朱绂,开箱睹黑裘。
世情只益睡,盗贼敢忘忧。
松菊新沾洗,茅齐慰远游。
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
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