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上》
《台上》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改席台能迥,留门月复光。

云行遗暑湿,山谷进风凉。

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

(0)
注释
改席:更换座位。
迥:显著不同。
留门:照入门内。
月复光:月光再次照耀。
云行:云朵移动。
遗暑湿:带走暑热。
进风凉:带来清凉之风。
老去:年老。
一杯足:一杯就足够。
屡舞长:频繁起舞。
把官烛:执着于官家灯火。
似恼:仿佛在嘲笑。
鬓毛苍:两鬓斑白。
翻译
更改坐席,感受天地差异,月光再次洒落门扉。
云朵移动带走了暑气,山间谷地吹来阵阵凉风。
年岁渐长,一杯酒足以慰藉,无人再欣赏我频繁起舞。
何必执着于官家灯火,它似乎在嘲笑我两鬓斑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开篇“改席台能迥,留门月复光”两句,通过更换座位和重新开放门扉迎接夜晚的月光,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接着,“云行遗暑湿,山谷进风凉”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观带来的清新感受。

第三句“老去一杯足”,则透露出诗人年龄增长后的淡泊名利,只需一杯酒便感到满足,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而“谁怜屡舞长”则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盛景无动于衷的心境,可能是在感叹自己年轻时的激情过剩与现在的平淡相去。

最后两句“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则是诗人对于世俗礼仪的不屑一顾,以及对头发斑白、老态龙钟的无奈感慨。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世事淡然,追求心灵平静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九日独登雨花台追用杜牧韵

客里登高思欲飞,乾坤但觉此生微。

关河迢递亲垂老,松菊荒凉人未归。

六代空台馀古塔,几家新冢对斜晖。

寒烟蔓草西风外,惟有秋荷好制衣。

(0)

王侍读汝嘉挽诗·其三

少日边庭戍,曾驰草檄名。

谈兵诸将屈,较艺众人惊。

已并青城誉,仍兼玉署荣。

九京那可作,恻怆起深情。

(0)

雪中偶至相国僧舍

精蓝创何朝,规制极殊胜。

阎浮罹劫火,无复庄严盛。

惟馀白足僧,短褐露两胫。

我于大雪中,独立偶乘兴。

难寻金布地,颇讶玉为径。

娑婆绝尘翳,似得天眼净。

冷冷梵呗音,细杂铙与磬。

欣然遂忘返,宿留逮昏暝。

乃知向上机,无台亦无镜。

徒劳费辞说,妙在悟自性。

世无毗耶翁,孰拯众生病。

愿言投空门,跏趺事禅定。

(0)

应制赋黄鹦鹉诗二首·其二

皇仁广被世雍熙,南服祥禽贡玉墀。

菊羽煌煌金色灿,星眸炯炯碧光垂。

致身幸际千年运,调舌能歌万寿词。

好向丹山邀彩凤,衔图共献太平时。

(0)

九日

去岁今朝侍北堂,今年此日寓闽乡。

紫萸黄菊故园好,绿水青山客路长。

对酒不堪成独酌,吟诗聊用写清狂。

明晨喔喔鸡声发,何处登车何处航。

(0)

题所翁龙

所翁所翁何多能,毫端幻出真龙形。

杈枒双角斲玄玉,烂熳两目摇金星。

我初见此昂藏势,未识腾冲霄汉意。

摩挲老眼再四观,渐觉蜿蜒有生气。

缅想挥毫欲画时,所翁应与龙相随。

不然何以极此妙,令人不敢临渊窥。

愿言珍默全神化,莫学金陵空叱咤。

吾农岁计在夏秋,此时望尔为霖泽天下。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