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
《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全文
唐 / 李嘉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

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

(0)
注释
避寇:760~761年(上元年间)、766~779年(大历年间)中,李嘉佑先后曾任台州、袁州刺史。
袁晁陷台州并攻下浙东诸州,历时8月,至公元 763年(广德年间)四月始平,所谓移家“避寇”当指此。
南徐:公元307~312年(永嘉年间)乱后,西晋灭亡,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刘宋特于京口设南徐州安置移民。
辖境相当今安徽风阳以东、江苏淮河以 南、长江以北地区。
其后,辖境南移,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南京东北部及丹阳、宜兴以东,无锡以北地区。
吴越:古吴国都吴(今江苏苏州市)、古越国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吴越泛指今江苏、浙江及江西、安徽部分地区。
秣陵:古县名,秦始皇改金陵邑置,治今江苏南京市江宁县南。
玷杵:持衣石与棒槌。
比喻浣洗。
七夕:阴历七月初七的夜晚。
斗牛:本指二十八宿的斗宿和牛宿。
这是复词偏义,主要指牛宿,即牵牛星,一名河鼓,俗称牛郎星。
隔银河与织女星相对。
古时神话,以牵牛织女为夫妇,每年七月七日夜有鹊乌群集衔接为桥以便织女渡过银;河与牛郎相会。
诗句“七夕何人望斗牛”,意思是战乱中,丈夫被征发,生死不知,谁还能指望有夫妻相会之时。
马客:指章侍御。
骢马,青白色的马。
东汉桓舆为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
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日:“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后汉书》卷三十七《桓荣传》附桓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的悲凉情感。开篇“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两句,通过对流离失所的痛苦写照,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破坏平静生活的深切感受。“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则是对过去繁华与现今荒废的对比,通过“秣陵”这一历史地点,传递出一份时代沧桑之感。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两句,则是描绘战乱中人民的生活困顿,以及在传统节日(七夕)里无法正常庆祝的孤独与寂寞。最后,“祗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一句,诗人通过对远方朋友书信往来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渴望交流的心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沉郁,充分体现了诗人在动乱时期的深重忧虑与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作者介绍

李嘉祐
朝代:唐   字:从一   籍贯:赵州(今河北省赵县)   生辰:748

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 
猜你喜欢

人日旧好诸君携酒过

草堂何日不幽清,朋好新年娱晚晴。

三纪已凭双眼过,一尊莫照二毛生。

诗篇尽我随君和,春洞飞梅带雪声。

谁信论才非用世,逃虚无计谢时名。

(0)

奉和陆观察座是由枉赠二首·其二

当年国士起微名,学得邯郸数武行。

射虎有心锋蚤折,雕虫虽习技何成。

休将棋局山中覆,若问风波世外平。

信是无闻拌老大,菟裘今倚尉佗城。

(0)

送黎君选同龙友北上·其四

莫小蓬弧射五云,百年麋鹿岂堪群。

长安大有同游兴,无那花时独忆君。

(0)

送何龙友太史还朝十首·其十

何人招隐赋,复作北山愁。

祖道揶揄笑,仙槎汗漫游。

真看天马逸,本自岁星俦。

纵入罗浮梦,应随到十洲。

(0)

欧子建过集影园有作次韵奉和

论交却忆廿年时,酒社文坛每共期。

荏苒风尘成底事,嵚崎世路几心知。

片轮月色陈蕃榻,八斗才名子建诗。

久别与君拚一醉,园亭秋夜酒如池。

(0)

己酉秋归述怀·其三

世态还看一局棋,输赢无定亦非奇。

可怜满目伤心处,徒自逢人塞马悲。

紫陌红尘俱客梦,沧江他日是吾私。

閒来更悟浮生理,泛梗飘蓬任所之。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