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
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
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
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的悲凉情感。开篇“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两句,通过对流离失所的痛苦写照,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破坏平静生活的深切感受。“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则是对过去繁华与现今荒废的对比,通过“秣陵”这一历史地点,传递出一份时代沧桑之感。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两句,则是描绘战乱中人民的生活困顿,以及在传统节日(七夕)里无法正常庆祝的孤独与寂寞。最后,“祗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一句,诗人通过对远方朋友书信往来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渴望交流的心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沉郁,充分体现了诗人在动乱时期的深重忧虑与个人情感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