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店鸡鸣晓,烟溪客渡津。
无须珠照乘,博得影随身。
旅况饶千样,长空祗一轮。
纤阿曾有约,万古助行人。
茅店鸡鸣晓,烟溪客渡津。
无须珠照乘,博得影随身。
旅况饶千样,长空祗一轮。
纤阿曾有约,万古助行人。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旅人渡过烟雾缭绕的溪流,到达茅店的情景。诗人以“晓月”为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旅途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
首句“茅店鸡鸣晓”,鸡鸣声唤醒了沉睡的村庄,茅店在晨光中逐渐显现,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次句“烟溪客渡津”,烟雾笼罩的溪流上,旅人正渡过小桥,踏上新的旅程。这两句通过鸡鸣和渡津,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旅人的行动。
接着,“无须珠照乘,博得影随身。”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珠子的光芒与旅人身后的影子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旅途中物质与精神追求的不同。珠子代表了外在的财富或荣誉,而影子则象征着内在的真实自我。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平静的向往。
“旅况饶千样,长空祗一轮。”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旅途中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情况,但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天空中的月亮(或太阳)始终如一,象征着不变的真理和永恒的存在。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纤阿曾有约,万古助行人。”“纤阿”指的是月亮,这里诗人似乎在说,月亮曾经与旅人有过约定,永远陪伴着行走在路上的人们。这句话充满了诗意,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旅人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旅途中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开元天子乐升平,肯向华清戒履冰。
纵有浯溪溪上石,元郎何意颂中兴。
高人深欲买山居,常办栽梅养鹤图。
喜有名园邻水月,不妨清梦忆江湖。
羲之坦腹应相爱,和靖掀髯足自娱。
旦夕杖藜须践约,锦囊先束付奚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