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却湖献》
《却湖献》全文
明 / 石宝   形式: 古风

侠累死,袁丝僵,近时裴公亦被创。

臣岂不念存与亡,丈夫许国能自臧。

况闻君王旰未食,思政殿前还叹息。

不才幸备鼎趾臣,岂惜微躯化为腊。

江西湖南献各寝,头上神明方懔懔。

金吾两导夜逶迤,臣有丹心为君尽。

挠法全身臣岂忍。

(0)
鉴赏

这首诗《却湖献》是明代诗人石宝所作,通过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君主的深切关怀。

诗的开篇即以历史典故起笔,“侠累死,袁丝僵,近时裴公亦被创”,这里引用了古代几位忠臣因直言进谏而遭受贬谪或被害的故事,以此来引出自己对于忠诚与牺牲的思考。接着,“臣岂不念存与亡,丈夫许国能自臧”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衰的忧虑,同时也表明了自己愿意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决心。

“况闻君王旰未食,思政殿前还叹息”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君主的关心,他听说君王还在为政务操劳,没有好好吃饭,便在思政殿前叹息,体现了诗人对君主身体健康的担忧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注。

“不才幸备鼎趾臣,岂惜微躯化为腊”这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无大才,但有幸成为君主的辅臣,愿意不惜自己的生命为国家效力。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动容。

最后,“江西湖南献各寝,头上神明方懔懔。金吾两导夜逶迤,臣有丹心为君尽。挠法全身臣岂忍。”诗人提到江西湖南的进献都被暂时搁置,这可能是指某些政治决策或行动的暂时停滞,但他强调自己心中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绝不允许自己为了保全自身而违背原则。“挠法全身臣岂忍”这句话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宁可牺牲自我也不愿妥协的原则立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对君主的关怀以及坚守原则的高尚品质,是一首充满深情和责任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石宝
朝代:明

真定府藁城人,字邦彦,号熊峰。成化二十三年与兄石玠同举进士。与修《大明会典》。累擢为礼部尚书兼学士掌詹事府事。授检讨。嘉靖三年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守己鲠狷,持论坚确,进退凛然。辞归时襆被一车而已,都人叹其廉洁。所作诗淹雅清峭,讽谕婉约,有词人之风。有《熊峰集》、《恒阳集》。
猜你喜欢

怀保宁聪老

秣陵一见叹魁梧,每恨斯人不业儒。

几度剧谈俱抵掌,有时大醉劝留须。

探梅尚忆陪山屐,煨芋何因共地炉。

我已休官师退院,肯来林下卓庵无。

(0)

即事二首·其二

厨荒灶鬼未须嗔,君看先师尚在陈。

老退休贪太仓腐,清虚聊咽上池津。

今无能采金膏者,古有曾逢石髓人。

自笑冰衡三百户,难分圭撮饷比邻。

(0)

次韵建安章南举投赠

薄有田园兴,闲挑草木情。

殷勤美年少,存问老书生。

晚觉论心少,谁堪歃血盟。

吾衰得吟友,不惮揽衣迎。

(0)

次王玠投赠韵三首·其二

在野宜赓击壤歌,隐忧不禁亩忠何。

殷生宰相安知否,逸少群贤感慨多。

老觉鬓丝难掩覆,穷惟心铁未消磨。

早知掷却毛锥子,有警犹为国荷戈。

(0)

再和四首·其三

噬人侔虺毒,害物比猫柔。

清议姑驱逐,宽恩未放流。

剑诛张禹佞,扇障褚渊羞。

谏笔非私忿,惓惓为国谋。

(0)

乍暑一首

南州四月气如蒸,却忆吴中始卖冰。

绿浦游船常载妓,画廊浴鼓或随僧。

梦过水榭闻凉笛,身在山房伴晓灯。

怊怅乌丝栏上笔,蓬窗学写字如蝇。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