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风禾黍拂行旌,按顿今朝驻黑城。
万叠塞山惟北拱,一条滦水镇东征。
松涛槛外飘音飒,萝雨岩前作点轻。
羽扇罢摇心地爽,分明避暑报先声。
香风禾黍拂行旌,按顿今朝驻黑城。
万叠塞山惟北拱,一条滦水镇东征。
松涛槛外飘音飒,萝雨岩前作点轻。
羽扇罢摇心地爽,分明避暑报先声。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喀喇河屯行宫的行踪与所见之景,充满了皇家气派和自然之美。首句“香风禾黍拂行旌”,以香风轻拂禾黍,象征着皇帝出行时的庄严与祥和,行旌随风飘扬,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接着,“按顿今朝驻黑城”则点明了行宫所在的位置,黑城作为背景,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历史的厚重感。
“万叠塞山惟北拱,一条滦水镇东征。”这两句通过对比塞山与滦水,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辽阔,同时也暗示了国家的稳固与边防的重要性。“松涛槛外飘音飒,萝雨岩前作点轻。”进一步描绘了行宫周围的自然景观,松涛与萝雨的描写,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最后,“羽扇罢摇心地爽,分明避暑报先声。”以羽扇比喻皇帝的威仪,罢摇羽扇则暗示了皇帝内心的平静与舒适,避暑之意不言而喻,同时预示着清凉的到来。整首诗通过对行宫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皇家的尊贵与权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国家安定的欣慰之情。
客居江之南,未识衡岳大。
长于想象中,便作登临外。
南游怅不已,病目恍增快。
要穷山水原,靡问仙灵态。
镌镵雅未能,造物底不贷。
欣逢人中龙,一扫胸次隘。
偕为青云期,岂顾白眼怪。
多闻与多识,几别复几会。
籓篱我妄窥,根柢君有在。
自惭非孟嘉,直恐误郭泰。
蕙兰被馀薰,珠玉觉非对。
兹方赋归来,与乃别所爱。
于今未深悲,后日当重慨。
江流固滔滔,山木亦旆旆。
烟霞既有疾,风月岂无债。
相与咏和平,无庸发噍杀。
苕溪往来非不款,何山道场况非远。
如何著脚竟无缘,孤我平生看山眼。
刘郎生长在溪山,吸光饮绿岁月闲。
不惟人作晋宋样,更觉诗参简远间。
向来稍得相酬唱,别后阙然难屡枉。
况今结束事西浮,那可无诗道遐想。
远斋视我犹其子,伯仲视我乃其季。
傥能俱寄绝妙辞,更约髯参并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