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江之南,未识衡岳大。
长于想象中,便作登临外。
南游怅不已,病目恍增快。
要穷山水原,靡问仙灵态。
镌镵雅未能,造物底不贷。
欣逢人中龙,一扫胸次隘。
偕为青云期,岂顾白眼怪。
多闻与多识,几别复几会。
籓篱我妄窥,根柢君有在。
自惭非孟嘉,直恐误郭泰。
蕙兰被馀薰,珠玉觉非对。
兹方赋归来,与乃别所爱。
于今未深悲,后日当重慨。
江流固滔滔,山木亦旆旆。
烟霞既有疾,风月岂无债。
相与咏和平,无庸发噍杀。
客居江之南,未识衡岳大。
长于想象中,便作登临外。
南游怅不已,病目恍增快。
要穷山水原,靡问仙灵态。
镌镵雅未能,造物底不贷。
欣逢人中龙,一扫胸次隘。
偕为青云期,岂顾白眼怪。
多闻与多识,几别复几会。
籓篱我妄窥,根柢君有在。
自惭非孟嘉,直恐误郭泰。
蕙兰被馀薰,珠玉觉非对。
兹方赋归来,与乃别所爱。
于今未深悲,后日当重慨。
江流固滔滔,山木亦旆旆。
烟霞既有疾,风月岂无债。
相与咏和平,无庸发噍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答周允升留别》。诗人寓居江南,未曾亲临衡岳,却在心中构建了壮丽的景象。他南下游历,因目疾而感到景色变换带来的愉悦。他渴望深入了解山水之源,而非寻求仙灵的踪迹。虽然未能亲自镌刻山川之美,但诗人感叹大自然的慷慨赠予。在与周允升的交往中,他们共同期待着未来的仕途发展,不理会世俗的眼光。诗人自谦不如孟嘉和郭泰,感叹自己在才识上尚有不足,但也感受到周允升的深厚学识。离别之际,诗人虽未深感悲伤,但预感日后会有更深的感慨。他们一同赞美自然的和谐,摒弃了世间的纷扰。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旧说诗无三百年,于今拭目读君篇。
已嗟吾道微如线,不意斯文未丧天。
金玉有声情不俗,蕙兰之臭美尤全。
尘埃满眼逢何晚,气类相期久合坚。
以义求人今遂得,于心无愧果为贤。
不须刺口论憔悴,吾辈恓惶自古然。
偶然来赋瓦梁行,乱后欣闻醉客声。
村戍火明人指路,江城风静夜鸣钲。
对床听雨他时念,拨火哦诗此意清。
闻说鱼轩还枳里,先生应合暂归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