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三》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三》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书屋纯皇旧补桐,龙潜已裕十全功。

神州渴望中兴主,早晚垂灵牖圣聪。

(0)
鉴赏

这首诗是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所作,名为《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手法,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深切期盼。

首句“书屋纯皇旧补桐”,以“书屋”象征知识与文化,暗含着对传统学问的尊重与传承。“纯皇”可能是指至高无上的君王,这里借指理想中的明君。“旧补桐”则可能寓指修补、完善之意,暗示着对过去辉煌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期许。

次句“龙潜已裕十全功”,“龙潜”常用来比喻隐居或蛰伏,此处可能象征着国家或君主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大展宏图。“裕十全功”则意味着在充分准备后,将实现全面的成功,展现出对未来国家强盛的坚定信念。

后两句“神州渴望中兴主,早晚垂灵牖圣聪”,直接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强烈渴望,以及对能够引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明君的期待。“垂灵牖”可能指的是开启智慧之门,暗示着希望明君能洞察天下,做出英明决策。“圣聪”则形容君主具有超凡的智慧和判断力,能够引领国家走向正确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复兴的热切期盼,以及对明君的深深寄托,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相思令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0)

宫词·其七

瑶台夜滴金茎露,水殿凉生玉枕风。

卧看星河归阁晚,月斜疏影转梧桐。

(0)

鹧鸪天

五百人中第一仙。等闲平步上青天。

绿袍乍著君恩重,黄榜初开御墨鲜。

龙作马,玉为鞭。花如罗绮柳如绵。

时人莫讶登科早,自是嫦娥爱少年。

(0)

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0)

寻西山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0)

夏日联句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