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疆。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疆。
1、燕:通“宴”,意为休息。
2、海上:东南近海。
3、烦疴:烦燥。
4、幸:希望,这里是谦词。
5、金玉章:指客人们的诗篇。
6、吴中:指苏州地区。
7、藩:这里指大郡。
官邸门前画戟林立兵卫森严,
休息室内凝聚着焚檀的清香。
东南近海层层风雨吹进住所,
逍遥自在池阁之间阵阵风凉。
心里头的烦躁苦闷将要消散、
嘉宾贵客重新聚集济济一堂。
自己惭愧所处地位太过高贵,
未能顾及平民百姓有无安康。
如能领悟事理是非自然消释,
性情达观世俗礼节就可淡忘。
鲜鱼肥肉是夏令禁食的荤腥,
蔬菜水果希望大家尽管品尝。
大家躬身饮下一杯醇清美酒,
抬头聆听各人吟诵金玉诗章。
精神愉快身体自然轻松舒畅,
心里真想临风飘举奋力翱翔。
吴中不愧为文史鼎盛的所在,
文人学士简直多如大海汪洋。
现在才知道大州大郡的地方,
哪里是仅以财物丰阜而称强?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雨中的宴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开篇“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即设定了一个安静雅致的环境,其中“兵卫”可能指的是守卫的士兵,“森画戟”则是他们手持的装饰性的武器,而“宴寝”则是室内的卧具或宴会的地方,表明诗人正处于一种休闲的状态中。这里的“凝清香”则可能指的是室内熏香,营造出一派超凡脱俗的氛围。
紧接着,“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诗人转而描绘了外部环境,这里“海上风雨至”给人的感觉是一场即将来临或已经到来的风雨,而“逍遥池阁凉”则是室内的清凉与安逸,形成了一种内外对比的美感。
诗人随后写道:“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这里“烦疴”可能指的是心中的烦恼或是身体上的疾病,“近消散”则表明这些不适即将过去,而“嘉宾复满堂”则是宴会的热闹景象,诗人因自己的住处豪华而感到惭愧,同时也关注到民众的安康。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诗人表达了自己处理世间是非、保持本性的态度,以及对食物享受的满足和珍惜。
最后两句“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则是诗人在宴会上畅饮、聆听美好音乐的快乐,以及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与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雨中宴集时的心境和情怀,是一篇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的好诗。
欢声雷动,问邦民,知道君侯生日。
欲把天文占好事,夜半遥瞻南极。
耿耿三台,寒光相射,瑞采连珠璧。
自今以始,我公眉寿千亿。
见说燕寝香凝,旌旗微动,猎猎薰风入。
收拾乾坤生长意,留向人间敷锡。
预约明年,难兄难弟,同侍虞琴侧。
坐令仁寿,八荒开此寿域。
朔朝逾六后。正章调南吕,迎寒时候。香薰瑞烟袅。
见门阑喜色,荣生多少。
元来仙子,拥骖鸾、月宫飞到。
会人间庆诞,风流俊杰,结成佳偶。官好。
班簪玉笋,名播中都,宠加宸诏。金瓯覆。
黄扉青琐须环召。
待平章事了,归来养浩,齐眉相对祝寿。
愿长如、庆会双星,千秋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