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处亭台有月,谁家院落无春。
直下劝君荐取,东山满目嶙峋。
是处亭台有月,谁家院落无春。
直下劝君荐取,东山满目嶙峋。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月夜的静谧,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是处亭台有月”,开篇即以“是处”二字,展现出月光洒满各处亭台楼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广袤而宁静的氛围。月光如水,轻轻拂过每一处建筑,赋予它们柔和而神秘的色彩,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月色温柔地包裹。
“谁家院落无春”,紧接着将视角转向人间,指出无论在哪一家的院落里,春天的气息都无处不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不仅体现在自然界的变化上,也深深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无论是花开花落,还是鸟语花香,都成为了春天的象征。
“直下劝君荐取,东山满目嶙峋”,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或读者的劝勉之意。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眼前的美景,不论是自然界的壮丽山川,还是生活中的美好瞬间,都应该用心去感受和体验。同时,“东山满目嶙峋”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旅途的隐喻,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面对崎岖不平的道路,也要勇往直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夜下的亭台、春天里的院落以及自然与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江南四月春已无,黄酒白酪红樱珠。
吴姬小醉弄弦索,十指春雪如凝酥。
池塘过雨春波涨,风捲杨花落蛛网。
翠眉新妇歌春愁,白马少年归日晚。
游鱼水浅出短蒲,谁家银箭飞金壶。
日长睡起翠阴午,帘外忽过流莺孤。
公侯秉鉴悬清空,群材照影青云中。
垂天鹏翼忽九万,齐门弹瑟悲回风。
人生抱负岂得已,何况壮志欺英雄。
昔君校书江山邑,官舍凄凉广文客。
尔来留滞吴山阳,薇花秋风几朝夕。
万言杯水何足道,知己相逢各倾倒。
镜湖道士今已无,高阳酒徒亦烟草。
我忆列仙乘太虚,君如邹阳长曳裾。
他年一笑复相见,吴山月色知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