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山峙近西偏,屹立芙蓉翠插天。
六月冈峦飞雨雪,四时草木吐云烟。
鸟飞不过岩头石,人渴难寻涧底泉。
安得六丁施斧凿,滔滔车马信平川。
天门山峙近西偏,屹立芙蓉翠插天。
六月冈峦飞雨雪,四时草木吐云烟。
鸟飞不过岩头石,人渴难寻涧底泉。
安得六丁施斧凿,滔滔车马信平川。
这首明代诗人于谦的《天门山》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象。首句“天门山峙近西偏”,开门见山地点出天门山的位置,它坐落在西方的边缘地带,巍峨耸立。接下来的“屹立芙蓉翠插天”运用比喻,将山峰比作盛开的芙蓉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峰的秀美和高耸入云的姿态。
“六月冈峦飞雨雪”一句,以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山势之险峻,即使在炎热的六月,山顶仍有如冬日飞雪,增添了神秘的气象。紧接着,“四时草木吐云烟”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植被的繁茂,仿佛草木都能生出云雾,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
“鸟飞不过岩头石,人渴难寻涧底泉”两句,通过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山势陡峭,连飞鸟都难以穿越,寻找水源也显得困难重重,突出了山的险峻与偏远。
最后,诗人以“安得六丁施斧凿,滔滔车马信平川”收尾,表达了对开凿道路、使山川变得平坦,以便人们畅行无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敬畏与向往之情。
自幽州分路。荷一肩,风风雨雨,几时归去。
去不多时人便老,还是无头没绪。自买青门瓜圃。
我辈生涯无厚薄,只朝朝要米三升煮。
无所慕,无所苦。京华旧梦轻如雾。
双眸中,金銮野草,几邱坟墓。
两院宫花红血滴,污了漳台冷土。
并不见,西陵歌舞。
锦水联诗天胆大,仅模糊两句兴亡语。
谈往事,最清楚。
可怜人日天涯,年年春梦花前冷。
丝丝细雨,愔愔薄雾,草堂芳訉。
中酒心情,试灯天气,峭寒偏忍。
倩疏帘放了,阑干四面,遮不住梅花影。
醉里凭肩悄问。问东风、乍催芳信。
十分僝僽,三分成梦,七分成病。
燕剪娇黄,苔纹恨碧,个侬香径。
掩窗纱六扇,银鹦多事,唤愁人醒。